天天看點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人類曆史可以說也是一部戰争史,而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規模最大的一場世界大戰,除卻歐洲戰場外,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中國軍隊和群眾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戰曆程,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民族處在危亡之際,匹夫有責。廣袤的中國土地上,一寸山河一寸血,中華兒女眼看着清政府無能地将土地和銀兩拱手相讓于外國人,皆憤怒而舉起反抗大旗。

雖然現在看來,中國軍隊、群眾的力量和外國入侵者的實力懸殊太大,但正是靠着萬衆一心的堅定決心,才打赢了一場又一場戰争,讓外國人對中國刮目相看。

其中有一場戰争,40萬日軍連續攻打3年,損失11萬精銳部隊卻仍然沒能攻下,這就是長沙保衛戰。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湖南 中國最難打的省份

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上,湖南這塊土地上走出了非常多的偉人和英雄,如毛主席、曾國藩、左宗棠等。

他們在中國近代曆史上發揮着重要作用,為中國的獨立自主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毛主席自不必說,而清末就建立起來的“湘軍”,在抗戰中也發揮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這也就無怪乎人們都認為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

湖南是中國非常著名的糧倉,盛産糧食,能夠在抗戰中為我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軍需。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湖南地處南北連通的險要之地,湖北湖南一旦失守,中國廣大的南方地區就相當于失守了,日軍可以随時長驅直入,從戰略地位上來看,失守武漢後,湖南是如何也要死守住的。

日本人如果攻下了湖南,就相當于拿住了中國軍隊的後方補給站,直接斷了糧草後路。這也是為什麼在抗戰時中日雙方均對湖南下了苦功夫,一個要死守住,一個要攻下。

1938年湖南長沙發生了一場大火災,曆史上稱為“文夕大火”。因日軍攻下廣州、武漢等城市,下一個就輪到了長沙,國民政府為了避免存放在場上的軍事物資被日本人占有,便宜了日本軍,于是采取焦土政策,一把火把這些物資全部燒光了。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這把大火不僅燒掉了軍事物資,也摧毀了長沙的城市建築,使得長沙成為二戰中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

從這也能看出,湖南地勢多麼重要,正是這座糧倉省份,使得它也成為中日戰争的主戰場,拿下它對于中日戰局非常關鍵。

是以一場場戰鬥在這場土地上上演,其中1939年9月-1942年2月,日軍在湖南長沙發動了三次戰争,均被國共盟軍殊死抵抗。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前兩次長沙會戰 死咬住日軍南下步伐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迅速做出判斷,認為日軍攻下武漢後下個目标會是長沙,于是決定引誘日軍到長沙附近,形成包圍之勢将其殲滅。

1939年9月,日軍派出106師團中井良太郎率先發動了戰争,我軍進行殊死抵抗。日軍太低估了中國盟軍的實力,以及群眾的抗戰意志,最終日軍無法在進攻中取得突破,不得不從戰場上撤退下來。

這場戰事中我軍傷亡4萬,日軍傷亡3萬,我軍成功拖住了日軍南下進攻的步伐。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1941年4月,日軍經過短暫的整合後卷土重來,由日軍阿南惟幾率領的第11集團軍再次發兵進攻長沙,同年9月7日,第二次長沙會戰正式拉開序幕。

日軍在此次戰争中一度攻下長沙、株洲等地,這讓阿南惟幾嘗到了“甜頭”,于是決定進一步進攻,但由于我軍的奮死抵抗,使得阿南惟幾軍隊落入彈盡糧絕的境地,需要靠空投補給才能夠維持下去。

中國盟軍最終還是奪回了這些失地,遏制住了日軍進一步入侵的步伐,也大大削弱了日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第三次長沙會戰 薛嶽運用“天爐戰法”

薛嶽,綽号“老虎仔”,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将領、軍事家。

1909年加入同盟會,1916年考入保定軍校,畢業後去往廣州任孫中山警衛團第一營營長,後抗日戰争爆發,他被任命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1939年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并主持了三次長沙保衛戰。

在這場保衛長沙的戰役中,他獨創了“天爐戰法”,這一戰法最為關鍵的就是誘敵深入,先将部隊分散開來,待到敵人進入天爐深處,再慢慢将部隊圍攏過來,呈現全包圍的局勢,再通過伏擊、尾擊等方式來消耗敵軍的兵力,逐漸拖垮敵軍士氣,此時再一舉将敵人殲滅,也就不費力了。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第三次長沙會戰緊接而來,就是通過運用“天爐戰法”,讓分散各地方的盟軍不斷對日軍進行伏擊戰等,消耗日軍精力,并在正面戰場上抵擋住日軍南下的進攻,使得日軍最終不得不放棄進攻。

阿南惟幾迫不得已下達反轉指令後,在日軍撤退時,我方第4軍對日軍進行截擊,使得日軍傷亡慘重。這次會戰進一步擴大了長沙會戰取得的成果。

日軍攻打不下的一座城,40萬日軍連續打了3年,11萬精銳葬身于此

小結:

三次長沙會戰中,日軍先後投入40萬精銳兵力,其中11萬精銳葬身于此,中國部隊9萬将士犧牲,日軍更是調換了多位将領來指揮作戰,但均未能取得勝利。

其中我軍使用獨創的“天爐戰法”成功擊敗了日軍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隊和群眾在抗戰中的士氣。

而從二戰整體上來看,這更是同盟國在太平洋戰争的初期階段持續失敗中,首次取得的勝利。英國的泰晤士報對此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也加速了美國援華方案的實施。

而鎮守長沙戰區的名将薛嶽,也是以有了“長沙之虎”的名号。同時此次戰役也保衛了湖南要地,讓中國西南大後方局勢相對安全,也讓湖南變成中國抗戰的重要基地,在敵軍眼中湖南被認為是非常難以攻克的省份,這些都使得敵軍在幾年時間裡都不敢再度對長沙發起進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