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曾在《紅樓夢》中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其實人活在世上,人情世故是決然逃不開的,而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寸步難行。杜月笙也曾有過一個體會,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但顯然,他是将這三碗面吃的還算不錯的一員,他之是以能在上海灘叱咤風雲一時也是是以。

杜月笙從小過的就是窮日子,四歲之前父母雙亡,常年寄人籬下。早些年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他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幹過?不過也因着如此,倒是給了他鍛煉的機會,提前吃上這三碗面。十四歲那年,杜月笙進入青幫,在黃金榮底下辦事。彼時的黃金榮已經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後來杜月笙能有那般成就,與他得黃金榮信任脫不開關系。
進去不久就能得一個青幫老大的信任,可見其能力,而他智慧的第一條是不樹永遠的敵人。就拿他曾經處理沖突和沖突的意見來說,當時杜月笙底下一個門徒因着一艘輪船跟王亞樵起了沖突。按理來說,要真鬥,杜月笙随随便便就能招上千個人。王亞樵當時也不占理,但杜月笙卻主動示弱,親自給王亞樵賠錢、賠船,甚至要給他擺酒道歉。
是他得罪不起王亞樵嗎?不是,是在他這裡,沒有永遠的敵人。這件事一過,人們還認為是杜月笙大人有大量,能容人。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再有便是,即使撕破臉他也不會徹底。比如說曾經跟他競争的沈杏山等人,原先杜月笙都将他趕出上海了,可事後卻大度的與其和好。最終沈杏山等人都成了三鑫公司的一員,為他效力不少。
杜月笙看起來對所有人都是友好的,善待下台總統黎元洪,接濟國學大師章太炎。換來的是,黎元洪一黨将其捧為當代春申君,社會地位又不斷上升。另一個智慧是,民族大義從不含糊,這點也是他雖是黑幫老大,卻名聲頗好的原因。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虐待童工,杜月笙這位上海最有群衆力量的人再次站了出來。
取消所有的應酬,參加群眾大會,向日本人提出抗日。第二年六月,因着長時間的罷工,十萬多勞工生活無着落。杜月笙又站了出來,自己帶頭捐款,并發動工商界捐款。不得不說,不管是表面功夫還是怎樣,他這一招無疑是幹的很漂亮。另一邊在抗日爆發後,參加抗敵後援會,甚至願意參加軍事行動。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所主持籌集的捐款便達150多萬元,有力支援了前方的抗戰。聽聞日本人想要借道法租地出兵,杜月笙一邊将消息傳給第19路軍,一邊威脅說如果同意,就大家一起死。又舍出自己的幾艘輪船,帶動其他輪船公司,阻塞長江航道,遲滞了日軍的進攻。小事不計較,對所有人都和和氣氣,大事不含糊,都為他赢得了好名聲。
杜月笙的身上或許有很多污點,不能說是一個單純的好人,但也不是漆黑一團。其為人處世之道,才是真正的厲害,如他自己所言錢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當年他叱咤風雲之時,靠的不僅是青幫的威吓力,更要緊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時機的精準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