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我軍在不同時期的叫法是不一樣的,在土地革命期間叫紅軍,在抗日戰争期間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解放戰争期間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我黨在1921年成立後,采取了與國民黨黨内合作的方式,并沒有發展自己的軍隊,然而在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我黨吃了沒有軍隊的虧,被國民黨反動派公然背叛。

在這樣的情況下,1927年8月1日,我黨于南昌發動武裝起義,正式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從此我黨開始了獨立上司工農武裝進行革命的序幕,并且于1928年5月25日,正是将各地的工農紅軍定名為紅軍。

在此後的多次反圍剿戰争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前,紅軍已經發展為,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共計三十多萬軍隊。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鑒于北方抗戰環境惡劣,紅軍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号,開始進行了長征。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陝北,紅二、四方面軍于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甯,完成會師。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長征雖然勝利結束,但是國共内戰并沒有結束,為了加快對紅軍的圍剿,在日本人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蔣介石又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并且将東北軍調入陝西圍剿紅軍。

東北軍裝備精良,可并不願意打内戰,是以鬥志不高,戰鬥力自然也不高,幾場圍剿紅軍的戰役打下來,東北軍損兵折将,三個師被打沒了。當張學良向蔣介石請求補充編制的時候,蔣介石不但不給予補充,反而直接撤銷了編制。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此舉徹底激怒了張學良,為此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埋下伏筆,西安事變順利解決後,張學良也被蔣介石扣押,随即開展對東北軍的分化瓦解工作,東北軍由原來的17個師改編為10個,其中有三個師的番号被裁撤,也就是115師、120師、129師。

實際上,在蔣介石緻力于圍剿紅軍時,當時國内軍閥也有反蔣抗日的呼聲,1936年6月陳濟棠聯合李宗仁宣布抗日救國,對國民政府進行進攻。

然而蔣介石對兩廣實力派進行收買和分化,兩廣事變随即結束,當時廣東軍閥陳濟棠的部隊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番号被裁撤。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後,對紅軍進行改編。

注意看重點,在這個時候的紅軍,其實是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簡單來說,就是參加長征的紅軍都被整編為八路軍,而沒有随着主力進行長征,在南方各省繼續遊擊作戰的軍隊被整編為新四軍。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八路軍番号,以及下轄三個師的番是怎麼由來的。

本來就這幾個番号,蔣介石也不願意給,後來被輿論逼得沒辦法,當時的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提出,把這三個番号授予八路軍。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1937年7月15日,中國共産黨發出共赴國難的宣言,宣布:“取消紅軍番号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并待命出發,擔任抗日前線職責”。

其實八路軍正式改編是在1937年8月22日,然而全面抗戰爆發不久,鑒于國軍編制混亂,無法适應大兵團作戰,是以國民政府不斷進行調整,當時國民政府是打算編出100個軍,200個師的番号,随後就進行了大改編。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将原來軍閥的幾路軍那樣的番号,都改編為集團軍,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是八路軍的稱呼,卻被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衆習慣性地沿用下來,此後仍稱為八路軍。

抗日戰争期間,我軍為什麼會被稱為“八路軍”,且一直被沿用下來?

為何不稱第十八集團軍,而沿用舊軍閥的第八路軍稱号?

主要原因是,在國軍序列中,集團軍雖然看起來高大上,實則就是個臨時番号,都是由之前的兩個軍合編而成,在當時的認知度并不高。

而路軍是國民黨授予非嫡系的地方軍閥的正式番号,相對來說,路軍的番号更“穩定一點”。

是以黨中央一直拒絕承認“第十八集團軍”為正式番号,堅持在宣傳中使用“八路軍”,因為八路軍更容易宣傳,更容易被老百姓記住。

當然,在我軍與國民政府往來的公文中,也不回避“第十八集團軍”的稱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