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發新供給新需求,今年消費有這些新變化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北京市正在實施消費新地标打造行動、消費品牌矩陣培育行動、數字消費創新引領行動等“十大專項行動”,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力争到2025年,率先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北京樣本”。

激發新供給新需求,今年消費有這些新變化

夜間燈火通明的北京國貿CBD。圖/IC photo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積極适應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費業态變化,深入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項行動,鼓勵綠色消費,豐富數字消費,發展體育消費,創新生活、文旅消費,大力孵化新消費品牌,擴大優質消費供給。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中,全面推出“10個專項+17個區域”配套實施方案,建立了涵蓋任務、項目、政策、企業和活動的項目化清單化推進模式,173項任務年度目标完成率達到100%。

疫情催生新消費模式,促進傳統消費提質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但同時也催生了消費新場景,培育了消費新模式。如直播帶貨、社群團購、數字營銷、無接觸配送等新興消費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穩經營、穩消費的重要支撐作用,也為傳統消費求新謀變、提質更新創造了條件,更為市場回暖、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去年7月19日,國務院準許北京等5個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北京市率先印發實施方案,推出“十大專項行動”。包括消費新地标打造行動、消費品牌矩陣培育行動、數字消費創新引領行動、文旅消費潛力釋放行動、體育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教育醫療消費能級提升行動、會展消費擴容提質行動、現代流通體系優化更新行動、消費環境新高地建立行動和消費促進機制協同保障行動。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173項任務年度目标完成率達到100%。在地标打造方面,王府井等22個傳統商圈和長安商場等20家“一店一策”試點企業基本完成更新改造;王府井步行街獲評國家級示範步行街。

消費品牌矩陣培育方面,2021年全年落地首店數量901家;6個新消費品牌孵化試點基地挂牌營運。

便民服務方面,全市八類基本便民商業網點超過9萬個,實作全市社群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寫,平均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社群超市)數量由2020年的282個提高到目前的310個,引導京東、羅森、物美、一輕、北京稻香村等開展地鐵便利店試點,130個便利店、書屋、藥店等已成功進駐地鐵站。

此外,文旅體等服務消費加速提質擴容,東城前門大街、朝陽亮馬河風情水岸等6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全年組織全民健身體育節等線上線下賽事活動2000餘場次,直接參與人次超過200萬。

北京消費規模基本恢複到疫前水準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點建設項目分階段實施,其中31個2021年度項目完成率達到100%。環球主題公園開園首月帶動周邊住宿和餐飲業累計稅收收入環比增長41.5%,成為北京文旅消費新地标;三裡屯太古裡西區改造項目融合設計、潮流、文藝等元素,開業前兩月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豐台大悅春風裡項目秉持“時尚、品位”品牌内涵,去年12月底開業首日銷售額破600萬元,2022年元旦假期客流超過6萬人次。

激發新供給新需求,今年消費有這些新變化

“2022北京冰雪消費節”啟動當日,北京冰雪消費節小程式正式上線,并釋出北京冰雪消費地圖。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商務領域率先出台品牌首店、消費季活動、總部企業、商圈發展、數字貿易等6項政策。建立市上司“一對一”聯系重點商圈和平台企業機制,市上司帶頭,常态化調研走訪企業,暢通政企對接管道,及時解決各項訴求,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全市關聯打響“2021北京消費季”,累計開展22項市級主題活動,全市線上線下商旅文體活動3000餘項。截至2021年12月底,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0.8%,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5.1%。

據統計,2021年1-11月全市總消費、服務消費、社零總額分别同比增長13.1%、15.5%和10.4%,其中社零總額規模近1.36萬億元,預計2021年全年社零總額達1.5萬億元左右,社零總額和總消費分别同比增長9.5%左右和11%左右,消費規模基本恢複至2019年疫情前水準。

2022年,将全力推動37個年度項目和179項任務年度目标按期完成。通過做強商圈平台載體、穩住大宗商品消費、培育時尚消費、抓好“北京消費季”活動多措并舉促消費穩增長。推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配套創新政策,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同時,統籌多元化宣傳管道,加大“北京消費”宣傳力度。

專家:疫情過後消費将走向實體店和網購互融互補之路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數字經濟引領的技術變革和産業更新将使國内消費迎來新的機遇,而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深入發展将加速人們生活的改變。以數字化、個性化加上現代物流體系的完善,促使我國商業加速轉型,應該說這種轉型從全球來看,隻有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特别是我國疫情防控的成功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激發新供給新需求,今年消費有這些新變化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受訪者供圖

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實體店在引導消費方面仍然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不少消費者,包括年輕人在内,還是很懷念實體店。對這些消費者來說,他們始終認為實體店的消費是一種生活的特殊體驗和享受,而這種體驗和享受不是單調而無溫度的網購所能替代的。”魏建國說,疫情過後,消費将走向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并各取所長。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認為有三個理由。”魏建國說,首先,有強大的網際網路平台創新支援。從市場經濟發展來看,未來實體消費和網購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線上線下的融合也就會越來越自然,最終的發展趨勢會是互取所長、優勢共揚。如已經有頭部平台企業采取多元化治理更新,将實體店和網購兩方面的優勢融合在一起,用高時效、低成本、好服務把線上和實體店串在一起,把線上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緻,又融合了實體店的特長,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其次,有廣泛實體店的主動求變。應該說,對實體店來說,在這一方面要更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同線上融合,而不是采取“融合是找死,不融合是等死”消極的、無所作為的态度。他表示,目前全國有600多萬家夫妻店,作為城鎮社群的“毛細血管”,這些夫妻店同消費者是近水樓台,而離新興的數字市場消費差之千裡。這些小店同線上融合,還存在産品更新、财力支援和物流服務的難題。目前已有電商平台正在嘗試解決這些難題,讓這些“毛細血管”能夠準确摸清市場消費需求,提高精準規劃的經營能力,進而從基層開始就能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同時,有政府的強有力的支援。近日,商務部、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22個部委印發了《“十四五”國内貿易發展規劃》,明确提出實體商業加速轉型,線上線下要深度融合,進而促進商業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的不斷湧現,為本輪實體店和線上互融互補、優勢共揚提出了明确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可以預計中國網際網路平台必将迎來一場新的革命,而這場革命将徹底沖垮過去老式落後的實體店銷售概念,一個嶄新的由實體店和線上銷售融合的模式必将在中國出現。”魏建國說,通過這種整合,前面是一個高品質服務的實體店,後面是完整的快速供應鍊和倉儲物流,這是下一步數字經濟将實作的嶄新消費模式。

新京報記者 陳琳

見習編輯 陳靜 校對 楊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