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腳步如約而至,“打勞工”是否又陷入了被996支配的恐懼當中?
今天給你一個拒絕996的理由!科學家研究過一系列資料之後得出結論,與每周工作35至40小時的标準工作時間相比,每周工作55小時及以上的人群其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996”沒有“福報”,隻會給身體帶來“包袱”。
近日,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5小時增加了細菌感染、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并且與65歲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52%有關。

研究成果 (圖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研究者先前發現關于工作時間和疾病風險的證據至少存在三個局限性:首先,雖然有許多關于特定健康結果的研究,但涵蓋範圍相對較窄,很少有研究同時對健康狀況與長時間工作之間的關聯進行綜合評估;其次,研究過程沒有限制随訪時間;第三,盡管以全因死亡率為指數的生存率是一個基本的健康終點,但很少有研究評估其與長時間工作的關系。
為了解決上述限制,研究者檢查了46種常見的身心健康狀況和4種不同原因的死亡與長時間工作之間的關聯,并且将疾病和死亡率監測時間限制在65歲。
研究者首先彙集了兩項芬蘭前瞻性隊列研究的個體參與者資料。其中包含了研究人員所需的50個疾病和死亡終點的資料,以及參與對比驗證的來自瑞典、丹麥和英國的隊列。
初步分析樣本采集流程(圖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研究中将工作時間分為“少于35小時”、“35-40小時”、“41-48 小時”、“49-54小時”和“≥55小時/周”。第一類包括兼職勞工,第二類代表具有标準工作時間的全職勞工參考組。每周工作55小時及以上定義為長時間工作。
在初步分析中,59,599 名參與者中有2747人 (4.6%) 被歸類為長時間工作(≥55 小時/周)。這種工作模式在男性中 (9.6%) 是女性 (2.9%) 的三倍多,并且在相對于低社會經濟群體中更為普遍。另外,發病事件的平均随訪時間為13.8年,死亡率為15.3年。
在50種疾病中,其中有14種疾病(28%)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風險與長時間工作相關。是以,在調整性别、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後,與工作時長≥55 小時/周具有統計學顯着性(p。但值得注意的是,長時間工作與全因死亡無關。
标準工作時長與長時間工作者的死亡率(圖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最後,研究者檢查了與長時間工作相關的健康結果發生的時間順序,包括細菌感染、糖尿病、損傷、肌肉骨骼疾病和心血管死亡。結果顯示:糖尿病與心血管死亡和細菌感染有關;細菌感染與糖尿病有關。此外,糖尿病與肌肉骨骼疾病之間、細菌感染、肌肉骨骼疾病與糖尿病之間以及損傷與肌肉骨骼疾病之間的相關性較弱。
長時間工作者中疾病之間的關聯(圖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總之,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在歐洲,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5小時增加了細菌感染、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和受傷的風險以及與65歲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52%有關。是以,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好好愛惜它!
End
參考資料:
[1]Ervasti J, Pentti J, Nyberg ST, et al. Long working hours and risk of 50 health conditions and mortality outcomes: a multicohort study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1 Sep 6;11:100212. doi: 10.1016/j.lanepe.2021.100212. PMID: 34917998; PMCID: PMC8642716.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注明來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