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放下過高的自我要求,不必追求完美。
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接受自己無法面面俱到。成為一個内心強大的人,大概是每個人的願望,然而真正的内心強大是能夠承認自己的脆弱、不足,接受自己是一個雖然不完美、但一直在學習的母親。
2.溫柔地對待自己
偶爾弄得一地雞毛沒什麼大不了,所謂成長,就是在不斷的磕磕絆絆中繼續前行。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去愛,愛自己、愛孩子、愛家人。而愛,永遠都是充滿希望的。
3.偶爾抽離母親的角色,每天給自己一些自我關懷的時間
不必每天和孩子捆綁在一起,我們可以外出、找朋友聊天、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看電影、做SPA……社交生活能讓我們恢複活力,而享受獨處時間,也能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放松。
4.保證睡眠
别小看睡眠對我們的影響,一個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緻身心失衡,情緒暴躁或低落。
休息和睡眠不但對身體有較大影響,對情緒也有很重要的調節作用。
5.尋找支援
如果家務太過繁雜,可以尋求家人幫助,或者請阿姨、鐘點工來替代一部分,把自己從重複繁瑣的家務中解放出來;
如果情緒需要出口,可以和朋友、閨蜜傾訴,這能讓我們感到輕松很多;
如果對寶寶睡眠、哺乳等照顧方式有疑惑,請找兒科醫生咨詢,專業的指導有助于幫助媽媽們緩解焦慮;
如果覺得情緒無法排解,可以向專業心理咨詢師尋求支援。情況較為嚴重的可前往精神科,讓醫生進行診斷并确立治療方案;
不要總覺得忍一忍就會過去,在“母親”這個身份背後,你首先是你自己。你的狀态好了,你的生活、你的孩子才會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