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住院部醫生抛出治療方案,家人陷入了絕望中。

無論那種方案,無非就是延緩,減輕,提高,所有的方案都是這些特點。醫生顯得平常,講一個方案後都不忘補充一下,這個方案會因個體有差異。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母親和兒子都陷入了絕望,對于延緩,提高等詞語沒有那麼敏感,更多期望的是不合實際的根治。他們哪裡知道,癌症晚期最難的就是經受生不如死。

死去其實很簡單,也很快,但往往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親人,因為是覺得自己沒有給至親最好,最有力的治療方案保障;其次就是醫院不接受,因為救死扶傷是這一群體的職責,也是這一群體賴以生存的保障。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于是乎,時間的交易應運而生,一方願意延長,一方正好做科研實驗,記錄資料。受益或者受害的病人呢,或許被迫選擇了自己本不該經曆的過程,或許為了親情,或許為了生。

一個人一旦做着自己不想做,被迫做,為了一些世俗的眼光去做,那真是為别人而活,而且活的累。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人,況且現在還是病,她就是為了别人說兒子可以給她治療,兒子在乎她,隻是所謂的别人以為。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兒子想治,母親猶豫不決,醫生自然說,那你們決定吧。母親擔心費用高,兒子隻考慮盡孝,醫生卻是從來不擔心治療費用的,畢竟不用自己出錢,畢竟費用高點,顯得自己在選用高科技藥物前瞻性方面意識高。

但醫生會說大概價格,說的時候很隐晦,表現出這些和自己沒關系的,一切病人家屬去選擇。畢竟,醫生隻出治療方案。

“先做一個驗血吧,主要是通過抽靜脈血看有沒有變異靶點,這個要送去外面的公司做,費用8000多吧!”

“啊……”母親瞪大眼睛,兒子心裡忍住。

“如果有變異靶點,就用pd1,這個藥最先進,副作用小,一療程6萬,大概用6個療程再評估效果……,藥呢,要自己去買,我給你聯系方式,香港買,母親大陸沒有……”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不語,兒子唯唯諾諾點頭,顯得自己聽懂了,母親呆若木雞。

“抽血如果沒有變異靶點,就隻能再看其他方案吧,先這樣,你們做的話我就聯系人上來?”

急切的等待,果不其然,兒子咬緊牙關說做,母親快速的拉兒子衣角,說我們再商量一下呢,迅速逃離醫生辦公室。

醫生呆呆看着離去的身影,輕舒了一口氣,抓起茶杯,抿了一口。

……

其實有時候,金錢可以用來買生命的,就是生命延長的時間那部分,一分一秒,一日一夜,一月,三月……

但這些都需要決策的,考驗人性,親情,良知,甚至别人的說法,一個人死後别人的唾液……

最終化療,單純化療,最廉價的治療方案,沒有任何靶點測序,沒有任何的目的,就是試試看,看效果。為了治療而治療,這樣也好。

醫生也不再過度關注,隻是用一些正常藥物,絲毫沒了最初的科研期待。

散文·母親住院,時間交易

母親躺着呻吟,兒子每天都去醫院,就是那間房,那個床,比上墳都難過,他知道這樣的日子不會很多,但又無可奈何。

病房走廊裡總有議論,什麼做實驗,什麼回扣,什麼方案還行還行,什麼治一治,就沒藥可用了,因為再次變異……

病毒原來和人一樣,善變而狡猾。甚至還會僞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