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9年後才投降的日本兵,回國後為何很快遠走巴西,他在逃避什麼

日本兵小野田寬郎被稱為二戰最後一名投降的日本兵。當日本在1945年投降以後,小野田寬郎以沒有接到上級指令為由,拒絕投降,一直呆在菲律賓的密林中“打遊擊”。在29年的時間裡,小野田寬郎和他的戰友,先後打死打傷了130多名菲律賓士兵、警察及平民。直到最後,小野田寬郎在二戰時期的老上司谷口義美親自到現場,向小野田寬郎下達了投降指令,他才向菲律賓政府交出軍刀,表示投降。

29年後才投降的日本兵,回國後為何很快遠走巴西,他在逃避什麼

(小野田寬郎舊照)

小野田寬郎這樣的行為,被視為對日本帝國最大的忠誠。連菲律賓司令官也将軍刀交還給小野田寬郎,對他說:“你是軍隊忠誠的樣本!”

既然小野田寬郎那麼忠誠,回國以後,他為什麼不呆在日本,為日本的建設事業做貢獻,而是在第二年就遠走巴西,在巴西買地當農場主養牛呢?他為什麼要逃離,他在害怕什麼呢?

我認為,小野田寬郎很快遠走巴西,主要有兩個原因。

29年後才投降的日本兵,回國後為何很快遠走巴西,他在逃避什麼

其一,日本已經不是他心目中的樣子了。

史料記載,小野田寬郎回國以後,對一切都不适應,電視機等一切家用電器,都會讓他吓一跳,讓他的心中充滿恐懼。

如果一個閉塞落後地區的人,到繁華的大城裡去,大城市裡的一切,确實讓他不适應。但是也可能就是短暫的過程,而且,說不定他還會充滿欣喜,畢竟現代化的東西,給人帶來了便利。小野田寬郎為什麼會是一種恐懼的心理呢?

根本的原因,是1974年他回國後,看到的日本,與他心目中的日本已經完全不同了。

所謂不同,不是說建築發生了變化,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而是當時日本人的心理都發生了變化。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絕大多數是軍國主義分子,他們野心勃勃,醉心戰争,瘋狂侵略别的國家,身上有一種亡命之徒一樣的武士道精神。

1974年後的那個日本,國内雖然還有不少右翼分子,雖然這些右翼分子們,還在緬懷戰争歲月,夢想日本能夠繼續戰争,打敗世界。但是絕大多數人已經不懂得戰争,也不願意戰争,隻想過和平安甯的日子。

而且,當時的日本,正是經濟崛起的時候,整個社會奉行的是經濟規律,是平等互利的價值尺度,這種價值尺度,是小野田寬郎完全無法接受的。

29年後才投降的日本兵,回國後為何很快遠走巴西,他在逃避什麼

其二,日本國内很多人并不認可小野田寬郎的做法。

小野田寬郎回國以後,确實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對待。大家都争相前來,目睹他的風采。也有很多人邀請他去演講,政府還給予了他獎勵。

但是,這種熱鬧之中,卻也藏着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哪些不一樣的東西呢?

一是有些人把他當一個笑話來看。如果小野田寬郎是在二戰時期回到日本,他的行為,則百分之百是英雄行為。不過當他在1974年後回到國内後,很多人對他的這種行為就很不了解,認為他完全是固執,是愚昧,是被當初的軍國主義洗腦的結果。他們前去看他,聽他的演講,并沒有足夠的尊重,而是把他當一個笑話來看待,甚至不少人在言語上刺激他,這是他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的。

二是有不少人認為他是犯罪。雖然菲律賓原諒了他,把他放回國内,并沒有把他抓起來送進監獄。但是,不管怎麼說,戰争已經結束。而戰争結束後,他依然藏在菲律賓的密林中殺人。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犯罪。

小野田寬郎回國後,當時就有不少媒體采訪他,問他殺死殺傷130多菲律賓人的事情。而小野田寬郎每次都說,他不認為戰争已經結束,他作為軍人,沒有收到上級的指令,就不能投降。人家問他,菲律賓政府不是撒了很多宣傳單嗎?而且日本政府也去撒過很多宣傳單呀!小野田寬郎說,他認為那些東西都是假的,是菲律賓人誘使他們投降的手段。

不管怎麼說,隻要有一點常人的思維,應該都會明白,戰争早就結束。怎麼可能有戰争會打30年的呢?實際上,小野田寬郎這些人不願意投降,我認為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殺了不少菲律賓人,他們怕被菲律賓人報複,是以才會這樣。

我們從小野田寬郎後來還擔任過北陸大學講師及拓殖大學講師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并非完全沒有文化。是以,他肯定是意識到自己是在犯罪的。既然有這方面的意思,是以就害怕被人反複詢問。

大約也就是這樣,他逃離了日本,去了巴西。

(參考資料:《絕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