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比較雷人的場面,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一人消滅日軍一個排等,因為過于離譜,是以被網友戲稱為“抗日神劇”。而在真正的抗日戰場上,雖然沒有這麼厲害的存在,但卻有一些戰鬥力驚人的将軍和士兵,真的做到了讓日軍聞風喪膽。而曾參加南京保衛戰的江防軍第103師第618團團長萬式炯顯然就是這麼一個人。

萬式炯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貴州銅仁,因為他的姑父王家烈任黔軍第二師師長,是以他得以成為黔軍第二師師部學習秘書。1929年,從貴陽陸軍崇武學校畢業後,萬式炯曆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上尉連長、教導大隊第4隊上尉隊長等職。1937年12月,參與南京保衛戰時,他任江防軍第103師第618團團長。
當時日軍調集20萬大軍,分3路進攻南京。而618團負責防守的中山門則是日軍的必經之地,是以戰鬥也異常慘烈。當全團進入陣地後,萬式炯在中山門城樓布置了密集的火力網,并以明城牆為掩體構築機槍工事,靜靜地等待着日軍的來臨。當天下午,來自孝陵衛方向的日軍便如蝗蟲過境似的沖到了中山門城下,并搭雲梯意圖攻破城門。萬式炯指揮士兵刀劈斧砍,用機槍掃射,殺得鬼子血流成河,不得不暫時撤軍。
翌日,吃了大虧的日軍不再往城牆送人頭,而是調來了10多門大炮狂轟陣地。因為日軍指揮大炮向一個點射擊,是以很快中山門便被轟開了缺口。618團3營營長戴偉率領手下扛沙包去堵缺口時,不幸被火炮擊中,當場以身殉國。萬式炯派人去向長官部求援,可長官部不知什麼時候已人去樓空。萬式炯氣得大罵:“這群不靠譜的家夥。”随着其他幾個門陸續被日軍攻占,為了防止被“包餃子”,萬式炯不得已,隻能下令向下關方向撤退。
當到了下關時,守城部隊也是人心惶惶,都在找渡江器械。618團被沖散,萬式炯身邊隻剩下衛士班長吳凱和百十來号人。萬式炯立刻将這批人組成兩支隊伍,一支由他親自帶隊,另一支由吳凱帶隊與日軍展開巷戰。當日軍向萬式炯所在小隊沖來時,小隊成員由于害怕,突然四散逃去,萬式炯瞬間成了光杆司令。日軍也看出了萬式炯是個當官的,決定拿他的人頭立功。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7個日軍端着刺刀向萬式炯沖來。萬式炯小時候練過武,有些國術底子。當即左手在地上撿起一塊方形木闆當盾牌,右手拿着馬刀與日軍拼殺。萬式炯戰場經驗豐富,知道自己不能魯莽對敵,是以專砍日軍下盤。在拿左手的盾牌擋住日軍的進攻後,右手的馬刀順勢便給日軍的大腿來了一刀。失去大腿的日軍還來不及喊疼,就又被萬式炯補了一刀,徹底去見了閻王。
為了不讓自己被包圍,萬式炯邊打邊撤,因為他戰鬥力驚人,是以在短短的十餘分鐘内,接連砍死了四個鬼子,剩下的三個也被吓破了膽,落荒而逃。趁着這個機會,萬式炯迅速向外逃去。在與吳凱彙合後,他們搭上了别人的木筏,向江心洲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