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手已換,薛嶽還想複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防線崩潰長沙危急

日本從來沒有低估薛嶽,按照島貫武治的作戰計劃:

第13師團,第3師團,在左路湘東地區直接發起進攻,由平江到浏陽。第116、68師團,從中路強渡新牆河,直下汨羅江和撈刀河。第34師團,從右路在海軍的協助下,渡過洞庭湖,向汨羅江突進。西路最外翼的第40師團,牽制第六戰區的部隊,保護部隊右翼,配合第116師團和其他兩個獨立旅,沿着湘江西岸前進。

對手已換,薛嶽還想複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防線崩潰長沙危急

值得一說的是,這些部隊不是同時行動,而是逐漸層層推進,從東到西,各部的日軍進攻時間,依次靠後,形成一個斜線形攻擊姿态。

島貫的意圖非常的明顯,就是把東路的中國軍隊,往日軍中路上趕進行圍殲,在中路第1線部隊的後面,藏着作為二線部隊的第34師團主力和第58師團。

島貫的戰術是:一線的第68師團和第116師團,負責縱深突破: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長沙東南的株洲,一部分兵力向北迂回包抄長沙,主力繼續馬不停蹄的南下衡陽。當一線的兩支部隊越過長沙後,立即投入第2線的第30師團主力和第58師團,第34團負責占領湘江西安的嶽麓山,第58師團負責主攻長沙城。

就這樣,日軍從東西長達120公裡的正面,分多路壓上,1号作戰第二階段湘桂會戰開始了。

對手已換,薛嶽還想複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防線崩潰長沙危急

很快,第13師團負責的平江至浏陽一線,攻擊迅猛而順利,第3師團緊跟其後。

新牆河的正面,面對中路第116師團主力和第68師團的攻擊,楊幹才的第20軍很快就放棄了陣地,薛嶽天爐戰法的第一環節被打破。

一直到6月中旬,日軍中路第116師團主力,第68師團,突破汨羅江防線直下撈刀河,後面的第58師團和第34師團,随之跟進。

直到這個時候,薛嶽才發現,中路得日軍,除了一線的兩個師團之外,後面還有兩個師團,日軍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于第3次長沙會戰,加上左右兩翼,日軍至少出動了七個師團。

大家試想一下,從5月27日日軍開始進攻,一直到6月中旬,中間有半個月的時間,雙方也一直在進行大戰,作為司令長官的薛嶽,到這個時候才發現真正的敵情,這到底是為什麼?

對手已換,薛嶽還想複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防線崩潰長沙危急

薛嶽有意讓駐守衡山的方先覺第十軍,沈發藻的暫編第2軍悉數北上,在長沙和浏陽之間與日軍進行決戰,但是遭到白崇禧的強烈反對。作為副總參謀總長,白崇禧已經奉命到桂林統一指揮,第4,6,7,9戰區的戰事。

軍委會也認為調兵北上不符合實情,于是下令,讓暫編第二軍推進到株洲,讓第10軍繼續控制衡山,做好守衛衡陽的準備。

白崇禧和軍委會的判斷沒有錯,衡陽是一個最好的決戰地點,除了第九戰區原有兵力之外,西面的第六戰區,東面的第三戰區,南面的第四戰區和第七戰區,以及軍委會直屬的兵力,都非常容易向衡陽彙集。

對手已換,薛嶽還想複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果防線崩潰長沙危急

第九戰區參謀長趙子立認為:新牆河,距離衡陽有500多公裡,可以逐次抵抗一個多月,這期間,各戰區的部隊可以從容地趕到決戰地點。衡陽,也非常适合防守,北面和東面都有河流,西面和南面,又沒有像長沙嶽麓山那樣,對城區構成絕對威脅的制高點。開打之後,隻要兵出橫山,切斷日軍的補給線,比在湘北打起來更容易。

日軍可不會管這些,直接按照預定計劃,繼續前進,長沙第4次成為危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