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老農:救下重傷開國少将,50年後登門,老農要求讓将軍感動

紅軍長征,書寫了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迹。紅軍戰士用意志力粉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最終實作了勝利。不過,革命終究是要有犧牲的。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會師的時候,僅僅剩下了三萬多人。可想而知戰鬥的殘酷。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發生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那就是一個紅軍的政委受了重傷,最終被一個重慶的農民救下。這個紅軍政委後來成為了開國少将。若幹年後,這位少将找到了救他的老農,問他有何需要?老農隻是提了一個心願,而這個心願,讓少将感動不已。

重慶老農:救下重傷開國少将,50年後登門,老農要求讓将軍感動

黔東獨立師的悲壯

1933年,紅二軍團指派段蘇權為二軍團獨立師的政委。此時的段蘇權參加紅軍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是以,從這不難看出紅軍上司對段蘇權的信任。1934年,紅二六軍團準備西征。在西征之前,軍團的上司交給獨立師一個任務:那就是一方面掩護大部隊撤離貴州地區,另一方面,則是在貴州東部建立根據地,拖住敵人的追兵,壯大我方的力量。

四川和貴州的軍閥并不知道黔東獨立師的底細,甚至認為這可能就是紅軍的主力。于是出動大部隊來進攻黔東獨立師。在戰鬥中,段蘇權身受重傷。于是段蘇權向師長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把自己留下打遊擊,大部隊撤離。師長起初說什麼都不肯,後來段蘇權表示:自己不能一個人拖累整個部隊,再說,自己隻是找個地方養傷,等傷好了,自己還會找部隊。師長無奈,隻好答應了。

段蘇權就這樣暫時脫離了部隊。就在段蘇權離開獨立師不久,獨立師就因為被敵人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最終全軍覆沒。師長也光榮的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犧牲了。

重慶老農:救下重傷開國少将,50年後登門,老農要求讓将軍感動

2、善心的老農

段蘇權離開部隊以後,在陌生的黔東,可謂人生地不熟。很快,段蘇權的生計出現了問題。此時段蘇權的傷痛,主要在腿部。段蘇權無法走路,他的情況被當地一個老農發現了。老農出于憐憫這個小夥子,于是把這個小夥子安置起來,給他提供了口糧。不過,段蘇權很快發現,這老人家自己家都吃不飽飯,自己如果依靠老人家救濟,肯定會給人家增加巨大麻煩。于是段蘇權跟老農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能否給自己做一副拐杖?這樣自己可以傳回家鄉或者尋找自己的隊伍。老農本想多留段蘇權一些日子,等段蘇權腿腳好了以後再讓他離開,但段蘇權執意不肯,老農隻好答應了段蘇權的請求。

重慶老農:救下重傷開國少将,50年後登門,老農要求讓将軍感動

3、紅軍橋

段蘇權離開黔東以後,輾轉找到了我方的軍隊,并完成了歸隊。段蘇權之後參加了其他的戰鬥,最終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段蘇權這麼多年來,一直沒忘記老農的恩情,為此,也拖了不少人幫助自己尋找那個老農的下落,終于在80年代——既自己被老農幫助的五十年後,才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個老農。此時老農已經九十多歲了。段蘇權很慶幸自己能在老農還健在的情況下報恩。

段蘇權詢問老農有什麼需求?自己肯定最大化幫助老農實作心願。老農想起五十年前的事情,頓時覺得倍感滄桑。他想了一想,跟段蘇權表示:

我們村交通太差了。缺乏一座小橋,你能否幫我們村修一座橋?

重慶老農:救下重傷開國少将,50年後登門,老農要求讓将軍感動

就這?段蘇權驚訝了。因為老農這不是為了自己求什麼福利,而是考慮村裡了。段蘇權随後想起了五十年前的往事,備受感動。

于是段蘇權出資,在當地修了一座紅軍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