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鹹豐皇帝病死熱河,看似缜密的“遺诏”卻毀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鹹豐皇帝病死熱河,看似缜密的“遺诏”卻毀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清文宗鹹豐帝生逢多事之秋。當時的滿清内憂外患,而作為滿清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他即沒有其先祖的雄才大略,也沒有認真治國重振奮朝綱,而隻是一味的借酒消愁,耽溺于女色不能自拔,最後在逃亡途中死在了承德。而鹹豐在彌留之際委任八大顧命大臣,賜玉賞、同道堂兩方玉印于皇後鈕祜祿氏與懿皇貴妃葉赫那拉氏的舉動,看似缜密,但卻就此毀了大清朝的前程。

自第一次鴉片戰争以來,滿清朝廷外要面對洋人,内要處理階級沖突,朝廷内部沖突也日益激化,但其政治體制卻又一波三折,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錯誤,形成了積貧積弱的惡性循環。此後在第二次鴉片戰争中更是處置不當,引發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鹹豐自己也被迫跑到承德,最後死在紫禁城之外。而此後在繼承人問題上,鹹豐帝的遺囑又再次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鹹豐皇帝病死熱河,看似缜密的“遺诏”卻毀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鹹豐考慮到了皇後無子,貴妃之子繼承大統的話,将會出現皇後與母後間的沖突,是以他設想出一個八大臣贊襄、兩宮皇太後各執一印的方式,以求達到互相牽制的效果。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五日,鹹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鹹豐帝在寝宮召見怡親王載垣等八位大臣。鹹豐帝下谕:“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谕:“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皇太子,贊襄一切政務”。載垣等請鹹豐朱筆親寫以昭鄭重,而鹹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寫朱谕。

這一切的安排看似完美,但誰曾想到,他将六弟奕訢排除在體制之外,使之不能參與朝政,卻就此開啟了政局不穩的先兆。鹹豐死後,肅順等顧命大臣深知身為皇子生母的西宮那拉氏潛在的政治危險,同時真的是為了滿清的國運長久,采取了“抑西揚東”的政策。從禮儀封号上為慈安、慈禧分别上了東宮、西宮之号,以示嫡、庶之别,并以圖分化兩宮皇太後。

鹹豐皇帝病死熱河,看似缜密的“遺诏”卻毀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而慈禧迫于形勢,不僅主動拉攏東宮慈安太後,還聯合此時在京師與英法聯軍和談的恭親王奕訢,内外聯手,最終很快除掉了肅順等八大臣。此後在同治初年,形成了以奕訢議政王名分握相權、慈禧太後名義把持朝政的帝、相、後并存的政體。但這種三角政治格局隻能做到臨時穩定,慈禧和奕訢之間在達成某種默契的同時,也有着一種難以消除的權力沖突。果然在1865年,慈禧太後以奕訢不守禮儀之名,取消議政王名号,收回了相權。而在慈安太後暴崩後,慈禧更是稱當時中法戰争酣戰之際,以奕訢用人不力為名将其逐出軍機處,重新改組軍機處。

就此,沒有了任何制約和牽制的慈禧開始無所顧忌,為所欲為,内政外交更加腐敗,并由此決定了此後中國被欺淩将近百年的命運。是以說,正是鹹豐的遺诏毀了大清朝的前程,成為了滿清滅亡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