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看似缜密的“遗诏”却毁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网友们好,非常感谢朋友们打开小编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开诚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识和看法,如果说接下来的内容哪怕能对您产生一些小小的快乐,笔者将不胜荣幸!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看似缜密的“遗诏”却毁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清文宗咸丰帝生逢多事之秋。当时的满清内忧外患,而作为满清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他即没有其先祖的雄才大略,也没有认真治国重振奋朝纲,而只是一味的借酒消愁,耽溺于女色不能自拔,最后在逃亡途中死在了承德。而咸丰在弥留之际委任八大顾命大臣,赐玉赏、同道堂两方玉印于皇后钮祜禄氏与懿皇贵妃叶赫那拉氏的举动,看似缜密,但却就此毁了大清朝的前程。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满清朝廷外要面对洋人,内要处理阶级矛盾,朝廷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但其政治体制却又一波三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错误,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此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更是处置不当,引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自己也被迫跑到承德,最后死在紫禁城之外。而此后在继承人问题上,咸丰帝的遗嘱又再次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看似缜密的“遗诏”却毁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咸丰考虑到了皇后无子,贵妃之子继承大统的话,将会出现皇后与母后间的矛盾,因此他设想出一个八大臣赞襄、两宫皇太后各执一印的方式,以求达到互相牵制的效果。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等八位大臣。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皇太子,赞襄一切政务”。载垣等请咸丰朱笔亲写以昭郑重,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

这一切的安排看似完美,但谁曾想到,他将六弟奕訢排除在体制之外,使之不能参与朝政,却就此开启了政局不稳的先兆。咸丰死后,肃顺等顾命大臣深知身为皇子生母的西宫那拉氏潜在的政治危险,同时真的是为了满清的国运长久,采取了“抑西扬东”的策略。从礼仪封号上为慈安、慈禧分别上了东宫、西宫之号,以示嫡、庶之别,并以图分化两宫皇太后。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看似缜密的“遗诏”却毁了大清,成全了慈禧

而慈禧迫于形势,不仅主动拉拢东宫慈安太后,还联合此时在京师与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奕訢,内外联手,最终很快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此后在同治初年,形成了以奕訢议政王名分握相权、慈禧太后名义把持朝政的帝、相、后并存的政体。但这种三角政治格局只能做到临时稳定,慈禧和奕訢之间在达成某种默契的同时,也有着一种难以消除的权力矛盾。果然在1865年,慈禧太后以奕訢不守礼仪之名,取消议政王名号,收回了相权。而在慈安太后暴崩后,慈禧更是称当时中法战争酣战之际,以奕訢用人不力为名将其逐出军机处,重新改组军机处。

就此,没有了任何制约和牵制的慈禧开始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内政外交更加腐败,并由此决定了此后中国被欺凌将近百年的命运。所以说,正是咸丰的遗诏毁了大清朝的前程,成为了满清灭亡的导火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