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懲罰”孩子

作者:妙妙的筆記屋

自從上了國小,我和老大相殺相克的日子,雞飛狗跳的畫面,河東獅吼的場面,那是屢見不鮮。

這一路上,也是試了各種方法,面對孩子的問題,老母親也是操碎了心。怎樣“罰”效果比較好?

1.膽小、不敢發言【罰朗讀】

既鍛煉膽量又培養語感。

2.亂畫、亂扔玩具【罰做家務】

準備一條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3.做事、拖拉懶惰【罰刷碗】

4.亂跑、不顧危險【罰面壁 】

5.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看書寫字 】

選擇固定處罰區鋪上軟墊或擺放小桌子;在處罰區裡面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色紙……;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寫出事情經過等。

6.不刷牙、不講衛生【不給零食,禁止某些權利】

将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碰觸,作為懲罰。

7.沒耐心亂發脾氣【撿豆子】

8.吵不停、哭鬧打滾【罰坐】

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

9.愛罵人、打人踢人【數黃豆】

10.搶玩具、搶人東西【罰跑步】

最近效果最好的就是不給零食,禁止某些權利和要求。

前段時間,老師告狀,上課愛講話,搶答,晚托班寫作業也是講話。第一次回家警告,告訴他接下去的一周内,放學後沒有點心和水果吃,走路回家,書包得自己一路背回去。然後讓他把整件事說一遍,自己判斷錯在哪裡,應該怎麼處罰(他說再犯就打十下)手心。第二次就針對他自己說的處罰,打了十下手闆心。然後沒有零食,自己背着那麼重的書包爬五樓,一個勁說好累。告訴他,媽媽為你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理所當然的,體會到平時媽媽幫你把書包背上樓是不輕松的。要想别人對你好,你自己得有值得别人對你好的理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