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探長(共1747字,閱讀約4分鐘)
“…的祁某某,用了50歐元,就跟我大清早的吵架,惡心……玩意。”
這些醒目的字眼,論誰都想不到,是一個女兒對父親所說的話。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一頭霧水,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才會讓當女兒的,用如此惡毒的言語來辱罵自己的父親呢?
一位女留學生,每月一萬塊錢的生活費,對于父親來說,壓力不小。但對于留學生來說,有網友表示:這個數目或許不是很多,而維持日常的生活開銷,絕對是綽綽有餘。
這一次是父親在打生活費的時候,由于賬戶延遲問題,女兒沒有及時收到生活費,是以便私自刷了隻能在緊急情況下才能用的信用卡。父親得知信用卡賬戶變動之後,便給女兒發消息,問了幾句女兒的花費原由,卻沒有想到,正是這幾句話,卻直接惹來了女兒的不滿。
●一方面是父親的苦口婆心:“爸爸每月壓力非常大,你盡量把每個月的開支控制在一萬元左右,爸爸隻有這麼多錢了,不是跟你吵架。你已經23歲了,我們是希望你懂事,有一點獨立意識……”
●另一方面是女兒的極度不耐煩:“我買的是生活必需品,沒有到賬我也不可能不消費,我不要吃和用嗎?”
面對父親的苦口婆心,女兒則是極度的冷淡和不耐煩,如果僅僅是微信上的聊天,倒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可是事後,這位女兒竟然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辱罵自己的父親”,各種不堪入目的言語,瞬間遭到了網友們的熱評:“這到底是養了一個女兒,還是養了一頭白眼狼?”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對父女不出預料的上了熱搜,而這次網友們的評論也是一邊倒,紛紛責罵這個不孝的女兒,心疼父親的不容易。
★父母的無私付出,竟換不回子女的感恩
父母辛辛苦苦的把兒女養大,并且還每個月拿出一萬塊的生活費,自己隻喝稀飯配鹹菜,供孩子出國留學,這樣的隐忍,隻是出于父母的愛。
縱然父母有千般不是,但作為子女的,也應該體諒父母一些,而不是這樣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辱罵父親。如此一來,做父母的有多寒心呢?
★不懂感恩,“胡作非為”的背後,是教育出現了問題
除了這個上了熱搜的女孩,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孩子如此這般,仗着父母對自己的寵愛,一味的要求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付出。稍有不順,就對父母大發抱怨,忘了父母的好,剩下的隻有威脅和仇恨。
孩子不懂感恩,胡作非為,大家看到後确實是氣憤心寒,但我們在指責這些孩子的同時,家長們也是時候該認識到教育的缺陷了,是時候該轉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隻要好好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管,似乎隻有成績好,孩子就是孝順懂事的。
●但成績好并不代表孩子的情商高,也不代表這個孩子就是品行優良的人。
一個孩子可能成績并不好,但他擁有良好的素質,擁有拼搏的鬥志,尤其是尊重父母,懂得感恩。那麼這樣的人,一直在努力的生活着,未來不僅會幸福,父母也能夠越來越輕松。
那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究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學會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為什麼有些孩子上了大學,就開始慢慢的勤工儉學,懂得減少給父母的壓力?
而有的孩子,哪怕畢了業,還總是張嘴給父母要生活費?甚至連髒衣服都不會洗,一大包寄給父母呢?除了孩子的原因,和父母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
做父母的,要始終學會尊重孩子,從小就該懂得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是事事包辦,大小包攬。
隻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夠越來越有出息。
素質教育要跟上,三觀絕對不能“歪”
很多人總是高高在上,認為自己出國留過學,就高人一等,事事怼别人。但學曆再高,知識再多,沒有素質,沒有底線,不懂得尊重和禮節,那麼哪怕走入社會,也遲早會翻跟頭的。
是以,家長們在提高孩子學曆知識,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素質教育也應該跟上。
●以身作則,千萬不能讓孩子的三觀跑偏。
注意感恩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學會體貼父母,了解父母的不容易,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夠孝順,善良。否則,一味地提高學曆,而不重視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學曆再高,則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反而讓父母的晚年感到凄涼。
辣媽語錄:
是以在這裡,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正确的教育孩子,千萬不能讓孩子“一條腿走路”,在提高孩子學曆的同時,在孩子知識不斷增多的同時,也始終不能松懈對孩子三觀和素質的教育。這不僅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對自己和社會負責。
家長們,你有注意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嗎?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