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沒人達到十萬輛,但是沒人介意。

2020年,銷量最高的蔚來也剛剛突破3萬輛,腰部新勢力甚至還在努力跨過萬輛門檻。2021年,他們幾乎都在努力畫出一條正增長曲線,并且創造出了高速的增長幅度。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幾乎每一家新造車企業,都曬出了一份與蔚來汽車2021年傳遞量相似的正增長傳遞資料

2021年,沒有人在質問蔚小理們能量産嗎,能傳遞嗎,還有錢嗎?市場開始期待他們的新産品,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細分市場也在被更多的細分産品覆寫。2021年新造車企業們的傳遞成績單,也讓新造車企業的格局初步形成。

“蔚小理”成長為真正的頭部新勢力

1月初“蔚小理”相繼公布了2021年傳遞量,分别為91429輛、98155輛、90491輛。

從傳遞的增長率看,小鵬汽車漲幅超過2.6倍,理想同比增長177.4%,蔚來同比增長109.1%。

2021年,蔚小理最終都未能“喜提”十萬輛,缺芯當然是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蔚來改造産線,為ET7的傳遞做準備,影響了一部分傳遞,小鵬除了找芯,還曾一度苦苦尋找電池。相比之下,隻有一款車型的理想似乎過的最為平靜,也保持着最高的毛利率,過着讓何小鵬羨慕的生活。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其實過去一年以來,蔚來、小鵬相繼出現輔助駕駛事故,理想ONE改款漲價初期還引發質疑,在技術發展與産品疊代的路上,蔚小理仍然在一路摸索不停探路。

雖然在過去一年蔚小理相繼邁過了累計傳遞十萬輛的門檻,但是伴随規模化第一階段的完成,仍然逃不過口碑質疑。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2021年10月28日,理想汽車第十萬輛下線

争議之中,小鵬、理想紛紛完成了赴港雙重上市,蔚來公布了新大衆品牌計劃,小鵬完成了一次品牌煥新,理想則強調繼續一款一款的紮實産品政策。

其實,“蔚小理”是不是變成“小蔚理”并不重要,它代表的是新造車勢力的第一梯隊格局完成了第一次規模化轉身,三者也都在為更大的産能做準備。

蔚來合肥新橋第二生産基地已經動工,整體規劃産能100萬輛,原有的江淮蔚來合肥制造基地産能也增加至24萬輛。

理想一方面計劃将原有的常州工廠産能擴大至20萬輛,另一方面,其接手的北京現代工廠已經正式動工,計劃實作10萬輛産能。

小鵬則相繼投産了肇慶、廣州工廠,并計劃在武漢建設第三家工廠,三家工廠計劃年産能30萬輛。

10萬輛之後的規模效應提速,産能是前提。核心能力則是技術、使用者服務。

從釋出飛行汽車到宣布進軍Robotaxi,小鵬的未來看似天馬行空,實則在強化自己的科技公司屬性。

蔚來、理想在技術層面上則更加注重使用者體驗。

蔚來釋出了150度電池包計劃,這意味着一輛電動車的續航可以達到1000公裡,理想在4C充電倍率電池的研發也正在進展中,理想選擇提升充電速度來解決電動車的續航痛點。

2021年是蔚小理飛速發展的一年,也是以理想有了叫闆大衆的底氣,蔚來把目标直指BBA,小鵬也開始把産品線向上走了一步。

随着蔚小理在電池技術上的進展,他們開始漸漸扶持新的锂電企業,新造車企業的規模效應也對供應鍊格局産生了新的震動。

這也代表,蔚小理們在鞏固核心技術能力的同時,也開始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2021年,蔚小理在接近10萬輛的年銷大關上,終于也擺脫了質疑,而更多号稱要做傳統車企中的新勢力的、脫胎于傳統車企的新造車品牌,也開始以他們為标杆。

腰部新勢力依然挑戰重重

過去一年拜騰淘汰,一直未能打開市場局面的愛馳又遭遇了高管動蕩,腰部新勢力形成了以哪吒、威馬、零跑為代表、年銷量在5萬輛上下的全新格局。

去年獲得360戰略投資的哪吒汽車銷量僅次于蔚小理,達到69674輛,同比增幅也最大,達到361.7%。

新造車交了2021全年成績單:頭部似乎穩了,腰部還在掙紮

360領投哪吒汽車D輪融資

緊随其後的是威馬和零跑,銷量相近,分别為44157輛和43121輛。

雖然在單月銷量上,哪吒曾一度超越理想,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新造車勢力的格局是以而發生改變。

産品定位不同是重要的一方面。

在哪吒汽車近7萬輛的銷量中,支柱車型仍然是售價在6萬-12萬的哪吒V,零跑的小車T03銷量占比達到90%,威馬依靠的也是最早上市的車型EX5。

相比于蔚小理的中高端路線,腰部新勢力還沒有打破20萬天花闆,盡管哪吒、威馬、零跑都在中級車市場有所布局,這些新産品實力如何都要在2022年的市場表現中有所展現。

與此同時,過去一年來說,腰部新勢力還在上市的道路上苦苦前進。

2021年,腰部新勢力們也都相繼傳出沖刺科創闆,但是直到這一年過去,科創闆汽車第一股也遲遲未能誕生。科創闆對汽車股的稽核看中盈利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屬性。

有傳言威馬、哪吒、零跑将轉戰港股,上市這條路,依然是腰部新勢力新一年的重要目标。

事實上,在哪吒、威馬、零跑穩住新造車第二梯隊的背後,其實是2021年腰部新勢力的一輪生死淘汰賽。

活下來的這幾家,也是最早踏上造車之路的幾個品牌。在造車這件事上,起跑的早,仍然會赢得更多的市場空間。當然,這也不意味着絕對的機會。對于哪吒、威馬、零跑來說,三者的格局可能隻是暫時穩定,他們受到挑戰的威脅仍然很大。

除了已經初具規模的新造車品牌,還有正在爬坡中的高合,以及極狐、岚圖、極氪等傳統車企孵化出的新品牌,包括摩拳擦掌的集度、小米、沙龍、阿維塔等等,在前赴後繼的造車熱潮中,闖關遊戲還在繼續。

· 文章版權歸品駕/品玩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發送關鍵詞 轉載、合作、招聘 到品玩微信公衆号,獲得相應資訊。

· 您亦可在微網誌、知乎、今日頭條、百家号上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