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1931年爆發的抗日戰争,雖然說是中國的一段血淚史,但是聽是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空前團建,放棄一切抵禦外侮的曆史。自從1840年以來,中國一起飽受欺淩,抗日戰争的勝利,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日外敵的一次完全的勝利,是這個民族雪恥的一戰。

而在戰争的過程中,因為戰争的需要,必須形成戰時統治,以友善軍隊、物資的調配。

1938年末,面對日益嚴峻的抗日戰争形式,蔣介石召開著名的南嶽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國民政府重新吧抗日戰場的戰區進行了調整,分為十大戰區。那這十大戰區都在哪裡,他們的司令長官又是誰呢?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一戰區

在抗日戰争爆發初期,第一戰區所轄地區為河北北部和山東的北部,司令長官由蔣介石親在擔任。後又把第一戰區的轄地改為平漢鐵路的中段,司令長官為程潛。

後來再次調整為河南及安徽,任命衛立煌為戰區司令長官,後來為蔣鼎文繼任。

同年,有将陝西劃入第一戰區,任命陳誠為司令長官。而在抗日戰争勝利前夕,胡宗南成為了戰區司令長官。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二戰區

最初第二戰區所轄範圍為山西及察哈爾,1938年初,華北近乎全境淪陷,則把山西、陝西北部和綏遠為主。

1944年5月25日洛陽失守後,又把陝西全境劃入第二戰區。

而自始至終,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是閻錫山。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三戰區

最初第三戰區的轄區為江蘇和浙江,直到1939年,抗日戰争來到相持階段,才把第三戰區的左閘區域劃分為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

司令長官分别為馮玉祥和顧祝同。

第四戰區

此戰區成立以來,未最轄區變動,司令長官先後為何應欽和張發奎。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五戰區

1937年第一次劃分第五戰區,轄區為山東南部及江蘇一部份,之後随着華北淪陷,其作戰區域改為天津至南京浦口之華東一帶,1938年又改為皖西、鄂北、豫南,自此之後,轄區皆沒有大變化。

司令長官先後為李宗仁、劉峙。

第六戰區

這個戰區頗為坎坷,剛一籌建就在、被取消,二次籌建又被劃入第九戰區。

直到1940年,第六戰區才最終确定,轄區為鄂西、鄂南、川東、湘西,後在勝利前夕,轄區改為鄂西和湘西陳誠、商震、孫連仲、孫蔚如先後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七戰區

首次設立于1937年,轄區為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下遊一帶,以川軍的首領劉湘為司令長官。但是劉湘病死之後。底氣戰區被撤銷。

1940年,又在廣東重建立立第七戰區,餘漢謀為司令長官。1945年,又把轄區改為贛南粵北。

第八戰區

第八戰區先後劃分了三次,首次劃分為甘肅、綏遠、甯夏及青海一帶。之後就未做任何變化。司令長官為朱紹良。

抗日戰争中的十大戰區,每個戰區在哪?戰區的司令長官又是誰?

第九戰區

次戰區為保衛武漢而設立,是殲敵最多額一個戰區。最初的作戰區域為湖北南部、湖南、江西,後武漢失守,鄂南及湘贛兩省。最後縮小為江西一省,司令長官先後為陳誠,薛嶽。

第十戰區

1938年設立,轄區為陝西,後被裁撤,于1945年重設,轄平漢路以東的豫東、皖北地區,司令長官先後為蔣鼎文、李品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