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孩子忘帶作業應該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忘帶作業還無法影印這就是很讓人棘手的事情了。

面對這樣坑父母的孩子,家長也是無可奈何,不過找鄰居同學拿過來影印一下不也就解決了嗎?為什麼會無法影印呢?這裡面難道暗藏什麼玄機?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浙江義務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元旦之前聯歡會玩得太盡興了,是以就把作業給落在學校了。

沒作業寫怎麼辦呢?媽媽屬于那種強勢女性,兒子忘帶作業,就開始數落兒子,說他丢三落四,咋不把自己忘在學校呢?

好在爸爸還比較沉着穩定,向鄰居家的同學借了試卷之後,本來打算要影印,但同學的卷子已經做完了,有答案也就沒法印了,于是爸爸就把卷子借來,打算把試卷抄一遍。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覺得一年級的試卷能有多少字?誰承想這根本不是寫字的問題,而是畫畫的問題,這就太讓人悲劇了。

因為一年級數學現在正好學鐘表問題,是以悲催的老爸,讓孩子坑的,突然激發了多年以來的“美術繪畫”潛質,給兒子硬生生畫了一幅試卷。

滿卷子都是鐘表,還要把鐘表上的刻度畫上,這就有點太難為情了。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這份工作倒不是有多難,關鍵在于太細緻,費眼神,而且也非常麻煩,如果沒有一點耐心的話,要想堅持下去,估計非常困難。

但這位老爸為了孩子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手繪版試卷,更能看出來老爸對孩子的教育用心。

一般在家庭教育方面,好像爸爸扮演的都是“甩手掌櫃”的角色,輔導作業一般都是媽媽的工作,但這位老爸對孩子的教育卻非常上心,這樣的老爸應該為他點贊。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尤其國小生

不過也有人很納悶,因為一般按常理來說,兒子和媽媽的關系是比較好的,“嚴父慈母”是比較正常的家庭設定。

帶孩子,輔導功課也都是媽媽的主要任務,爸爸除了賺錢養家之外,似乎和孩子的距離,尤其是兒子是比較遠的。

這也貫徹了儒家兩千年以來的原則“抱孫不抱子”,對自己的兒子不能太親密,應該适當疏遠。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但現在社會和時代變了,由于媽媽是女強人設定,脾氣比較暴躁,領孩子寫作業,寫不了幾分鐘就要數落孩子,大動肝火,是以帶孩子寫作業的事,就全部由爸爸負責了。

其實這裡面也能看出來一點: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尤其國小生。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這個環節是比較崩潰的,因為你總拿成年人的思維來了解孩子,那你當然崩潰了。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家長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為什麼孩子遇到問題會沒有專注力、走神、無情打彩、貪玩?

因為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也就隻有20分鐘,你讓他一坐就是一天,然後讓他老老實實寫作業,這根本就是違背孩子的天性。

是以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多用形象一些的立體思維來引導孩子,不要過分用邏輯思維來教育孩子,因為六七歲的孩子還根本沒有形成邏輯思維的能力。

更不能用太成人化的語言和語氣來教育和呵斥孩子,這樣結果隻能适得其反。

兩小時畫的卷子,15分鐘就做完了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爸花了兩個小時畫的卷子,沒想到兒子15分鐘就做完了,這也太不珍惜老爸的“勞動成果”了。

但老爸還是比較欣慰的,因為通過自己手繪試卷,能讓孩子重新回顧一下上課講的知識點,這樣也能有針對性的練習,提高孩子成績。

我自己辛苦一點都無所謂,不能讓孩子在教育上吃虧。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由此可見,爸爸是好爸爸,兒子也是好學生,要不然也不能15分鐘就做完卷子。

當過學生的朋友都知道,能這麼快做完卷子的,隻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卷子上的題我都會,太簡單,小case;另一種是卷子上的題太難,我都不會,全是瞎寫的。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據悉這位老爸是浙江義烏的一位醫生,是名副其實的IT理工男,不過對育兒和教育方面卻頗有研究,是以他的育兒大法,連孩子的媽媽也極為佩服。

是以,教育孩子的重任就全都交給爸爸了。

爸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父親應該回歸家庭教育

通過這件事,我們能夠看出在孩子教育的環節上,爸爸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父親能更好的回歸家庭教育,給孩子,尤其是兒子一種鼓勵與教誨,這對将來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

目前我們的教育最缺失的環節就是,爸爸和孩子的親子互動太少了,尤其是父子。父女還能好一點,因為爸爸天生都喜歡寵女兒。

但是父子之間的感情,就無法做到像這位醫生爸爸那樣融洽。這恰恰證明父親在家庭教育的環節是缺失的。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有的時候男孩是需要爸爸的陪伴的,如果爸爸能多陪兒子玩一會兒,或者一起讀書,一起做作業,一些畫畫,寫手抄報,這樣兒子内心的一種滿足感是極為強烈的。

母愛固然很偉大,但它也無法代替父親的愛,父愛也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愛,尤其是男生更需要爸爸的家庭教育。

為什麼現在男孩都比較偏陰柔,就是因為父親在教育環節的缺失,男孩隻能和女性家人在一塊,久而久之就漸漸賈寶玉化了。

如果讓賈寶玉天天和賈政在一起生活,看看賈寶玉還能那樣嗎?

熊孩子“坑爹”忘帶試卷,誰料全是鬧鐘題,老爸細心手繪兩小時

也正因為如此,90年代才有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卡通片,都是在呼籲爸爸回歸家庭教育,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教育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母親也好,父親也好,在教育的環節都不可缺失。

今日話題:這樣的“爸爸”你羨慕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