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原創 | 孕事

摘要:真正缺鈣的寶寶,真的不多!

每個家長,都有操心不完的事!

孩子老哭哄不好,是不是奶不夠?

孩子睡覺不踏實,是不是腸胃不舒服?

孩子出汗多、頭發少,是不是缺鈣?

說到缺鈣,真是很多家長都操碎了心,擔心缺鈣孩子長不高,也擔心缺鈣孩子不長牙......于是想方設法給孩子補鈣。

但鈣,真的不能盲目補!一旦補過頭,遭罪的是孩子。

前陣子,@溫州商報 就報道了一則新聞,一名4歲的小女孩,因為家人盲目補鈣,補出了大問題。

因為孩子睡不好,爸爸就在網上咨詢了某個“專家”,對方稱孩子睡不好是因為缺鈣,得加強補鈣。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于是,爸爸就開始了給孩子瘋狂補鈣的模式,牛奶加量,鈣劑也補,維D也加倍吃,就這樣連續補了三四個月。

結果,孩子直接補出了尿失禁、遺尿。

到醫院檢查,顯示尿鈣高,醫生說鈣補充過量了。

孕事媽提醒家長們:這鈣真的不能亂補!

如果補充的鈣超過孩子本身的需求量,多餘的鈣,身體無法吸收,就會沉積到身體的各個地方,進而出現問題。

症狀輕的,出現惡心、便秘等。

嚴重的出現尿鈣過高,引起尿失禁、遺尿、腎結石等。

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心髒功能 ,造成骨骼過早鈣化、小頭畸形等。

亂補鈣,遭罪的是孩子!

補鈣過量,1歲寶寶雙腎長滿結石!

補鈣補鈣,缺鈣的時候才需要補鈣,不缺鈣盲目補,害的是孩子。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點,出牙快一點,不惜給娃拼命吃鈣片,但盲目補鈣,會增加孩子腎髒負擔,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人民日報 就曾報道了一則新聞,廣東梅州一名1歲的女寶寶,就因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在孩子10個月時就瘋狂補鈣,結果孩子出現嚴重血尿,雙腎長滿結石,必須手術。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黑龍江也有一名18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媽媽擔心孩子缺鈣,就給孩子補了半年鈣。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平時豆制品也沒少吃,結果輸尿管下段長出了花生米般大的結石。

這樣的例子要列出來還有很多很多,老話說,物極必反,這話也同樣适用于補鈣這件事。

盲目給孩子補鈣,真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别讓愛變成了傷害!

缺鈣的7大謠言,一個也别踩!

很多關于缺鈣的誤區,不少父母仍然在裡面打轉走不出來。

今天孕事媽一次總結清楚:下面的問題,都不是缺鈣。

寶寶出汗多:這和寶寶自主神經功能發育不完善的生理特點有關,不要過于擔心,随着月齡增加會逐漸改善。

寶寶走不穩:應該檢查下肢肌肉和骨骼,和缺鈣無關。

寶寶出牙晚:每個寶寶的生長速度不同,存在個體差異,是以出牙時間也不同。

寶寶個子矮:身高多與遺傳和營養等因素有關,如果寶寶生長曲線正常,就是健康的,不是缺鈣。

寶寶枕秃:小寶寶大多是躺着,加上出汗、熱、癢癢等因素,又不能用手抓,隻能摩擦來緩解不适,是以摩擦的地方就會有明顯的枕秃,這是正常的。

寶寶關節響:抱孩子時,聽到關節發出響聲,是關節腔暫時較松引起的,和缺鈣無關。

寶寶鬧覺、睡不好:一個多月的寶寶,沒有受到刺激就出現驚吓,出現的時間還有一定規律,那多半是腸絞痛了,和缺鈣無關。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那什麼情況下寶寶才是真的缺鈣了呢?

說到缺鈣,很多家長會帶寶寶去做骨密度檢測,以此來判斷是否缺鈣。

但實際上,骨密度低≠缺鈣,對生長發育正常的娃來說,正常的骨密度檢測完全沒有意義,原因有三點:

國際上沒有兒童骨密度測量的标準數值可作參考。

每個醫院儀器不同結果也不同,不能精準的反映骨鈣代謝情況。

生長高峰期的寶寶,骨骼鈣化不完全,骨組織中水分含量高礦物質含量偏低是正常的。

實際上缺鈣的寶寶并沒有很明顯的症狀,最需要擔心的是“低鈣血症”。

如果寶寶長期缺鈣,尤其是當血鈣濃度低于1.8mmol/L時候,寶寶就會被診斷為低鈣血症,可能會出現手足抽搐、全身痙攣等表現。

這種情況需要去醫院診斷和遵醫囑治療,不是家長随意買點鈣片吃就能處理的。

真正缺鈣的寶寶,真的不多!

很多家長對寶寶缺鈣這件事是憂心忡忡,确實,鈣對寶寶的發育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鈣不僅能強壯骨骼,還能保護孩子柔軟的内髒器官,如大腦和肺部。

一旦身體缺鈣,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

但家長們要知道的是,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隻要在日常飲食中吃好了,就不可能缺鈣。

●0~6個月的寶寶,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隻要奶量足,都不會缺鈣。

●1歲以上的寶寶,如果飲食均衡不挑食,奶制品、綠色菜、豆制品都吃,也不會缺鈣。

家長們真正要做的是通過飲食來保證寶寶的鈣攝入量充足。

首先,每個家長都要了解自家的寶寶需要多少鈣。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鈣的需要量是不一樣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給出的建議如下: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要保證寶寶鈣攝入量充足,家長們隻需做好兩點:

保證奶量: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最好的來源。

●6-12 個月的寶寶每天奶量保證 600 ml 以上。

●1-3歲的寶寶每天奶量保證在 480 ml 以上。

●4-6 歲的孩子保證每天奶量在 300-400 ml 以上。

營養均衡:多吃鈣含量高的食物

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來說,除了要保證充足的奶量,還要多吃鈣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奶制品(奶酪、酸奶)、大豆和豆制品、綠葉蔬菜,貝類、魚類等也都是鈣的良好來源。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常見食物中鈣的含量

資料來源: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

記住:添加輔食以後,奶量充足加上膳食合理,就不需要擔心孩子會缺鈣!

但是,也不是所有寶寶都不需要額外補鈣,如果有以下情況,要遵醫囑,該補鈣就要補:

早産寶寶、低出生體重寶寶。

挑食嚴重或飲食非常不均衡的寶寶。

明确被醫生診斷為缺鈣,需要補充鈣劑的寶寶。

因疾病原因,或特殊飲食(如過敏)導緻鈣補充不足的寶寶。

短期内身高猛長的寶寶,可以咨詢醫生,看是否需要酌量補鈣。

補鈣,隻在缺鈣的時候才補,要根據寶寶的缺鈣程度,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切忌盲目補鈣!

與其執着于補鈣,不如認真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寶寶不會缺鈣,家長們不用執着于補鈣。

4歲孩子被家長喂到尿失禁!醫生怒斥:誰讓你天天給娃喂這個

2歲前,寶寶唯一要補的是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骨骼對鈣質的吸收,攝入不足會佝偻病。

一定要重視維生素D的作用,人體需要維生素D來幫助吸收鈣,沒有鈣,鈣就無法到達建造堅固骨骼所需的位置。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寶寶出生後兩周起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早産寶寶或其他特殊情況需遵醫囑。

那維生素D怎麼補呢?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低,家長應該在寶寶出生數日後開始每天給寶寶補充400 IU的維生素D。

純配方奶或混合喂養的寶寶:選擇強化維生素D的配方奶,如果每日奶量超過1000ml,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

如果配方奶喝不到每日1000ml,也可直接補充維生素D400IU/天,這個劑量是安全劑量,并能有效預防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早産寶寶、低出生體重寶寶:出生後每天補充維生素D800~1000IU,3個月後改為每天400IU。

維生素D需要補到什麼時候?

從預防佝偻病的角度出發來考慮,中國指南推薦補到2歲,2歲以内的嬰幼兒都建議補充 400 IU/d。

美國兒科學會基于大量研究,提出建議,可以一直補到青春期。

偏北的加拿大、英國則建議一輩子都要補!

總結來說:每天補充400IU直至青少年,甚至成年!特别是高緯度地區、多陰雨,少陽光的地區、長期待在家裡,很少出門戶外運動的寶寶。

最後要提醒家長們的是:無論是鈣還是維生素D,都不要過量補充,更不要通過自我的判斷去決定孩子是否需要補鈣或維生素D。

孩子需不需要補鈣或維生素D,都應該是由醫生來判斷!

參考文章

https://www.bellamysorganic.com.au/blog/calcium-and-its-importance-in-a-childs-diet/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calcium.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