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斯拉全年傳遞量達到93.6萬台。
雖然此前有百萬銷量目标,但這并不影響市場看好特斯拉,如果回顧2020年全年不足50萬的銷量,那麼今年特斯拉超過93萬的傳遞量,足以說明這家企業的恐怖之處。
特斯拉此前也表示,這家企業計劃是每年增加大約50%的傳遞量。

這意味着,特斯拉雖然沒有完成100萬銷量目标,但卻已經輕松超過了50%的傳遞量目标,也就意味着完成了此前對企業增速的預估。
事實上,在特斯拉的對外彙封包件中,其用的都是“傳遞”而不是銷量。
特斯拉的傳遞量與訂單量相比有一定的滞後性,原因是全球範圍内需求量的增大,将壓力全部給到了工廠層面,供需失衡導緻提車周期延後至少兩個月。
嚴謹一點說,特斯拉2021年的訂單量一定超過了100萬,隻是工廠傳遞了93.6萬台新車。
同時,需要警惕的是特斯拉的93萬台傳遞量,其中91萬台是Model3以及ModelY,其中釋放兩個信号,其一,特斯拉的市場化起了巨大的推動力,兩款定價3-4萬歐元、30萬人民币以内的小車成為了銷量的主導車,意味着未來一旦還有更入門車型的登陸,那麼特斯拉的銷量還會有井噴。
其二,Model3以及Model Y都是後期登陸市場的車型,巨大的銷量說明了市場對特斯拉的認可,早已從産品上升到品牌上。
關于2022年銷量,特斯拉必然還會有一個明顯的增幅,原因是德國工廠即将落地,這是一個擁有50萬産能,和上海臨港工廠一樣标準的全新超級工廠,落地之後産能将會達到150萬量級(全球範圍内)。
預計,明年的傳遞量将會成功穩定在150萬左右。
特斯拉的老對手比亞迪緊追慢趕,今年沒有追上,全新資料顯示,比亞迪新能源完成60萬餘銷量,與特斯拉還有一定差距。
比亞迪遇到的是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産能不足的問題。
事實上,根據内部消息透露,目前的訂單堆積量已經超過25萬台,如果釋放這些訂單量,那麼比亞迪的新能源銷量将會超過80萬,進一步縮小與特斯拉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是全球銷量,而比亞迪更多的是中國區銷量。
關于産能規劃,比亞迪有一個新的規劃與戰略布局,預計在2022年傳遞100萬台新能源銷量,通過DM-i的繼續布局以及釋放産能,搶占中國市場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比亞迪與特斯拉的銷量還會有一個差距資料,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特斯拉與比亞迪的互相追逐過程中,比亞迪的銷量也進入到一個百萬層面,兩者都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王者。
前者更專注于EV,而後者則成為了混動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