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引言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袁崇煥袁督師走上了刑場,将要承受3543刀淩遲之刑。臨行前他口述了一首《臨刑口占》:“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将,忠魂依舊守遼東。”至死依舊不忘報效國家,可見袁崇煥之氣節。那麼,像這樣一位愛國将領,又為何會被崇祯所誅殺呢?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任滿3年知縣的袁崇煥回京述職。廣甯之戰戰敗,當時正值人心惶惶,袁崇煥就這麼單槍匹馬去山海關勘察地形,并且上書發出豪言壯語:給兵給馬給糧,保證守住山海關!于是袁崇煥被派到遼東,在這裡他認識了一代傳奇名臣孫承宗,并被他收為弟子。後來,袁崇煥在甯遠大捷中炮傷努爾哈赤,又在皇太極突襲北京時帶兵勤王,順利解掉京師之圍。但僅僅幾天後,他就被崇祯下獄,次年又被淩遲處死,時年46歲。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袁崇煥雕塑

01

翻閱《明史》中的袁崇煥,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扶大廈之既倒、挽狂瀾之将傾的仁人志士,如果說他就是大明的“長城”也不為過,而崇祯這一舉動無異于“自毀長城”。不過,縱觀袁崇煥一生,經營數年關甯鐵騎卻沒有收複寸土,曾經誇下的海口終究隻是海口,還放任皇太極打到了北京城下,犯了嚴重的政治路線錯誤。從他一生的表現來看,也就能當一個守城将領,而且還常常不按規矩辦事。至于什麼力挽狂瀾,還是歇歇吧。

但是,袁崇煥也的确是很能把握時機的一個人。天啟帝剛剛繼位時,袁崇煥抓住少年皇帝好大喜功的心性誇下海口說自己隻要有足夠的錢糧兵馬,保證能夠蕩平遼東;輪到崇祯繼位後,袁崇煥又一次誇下海口,說5年内必定平定遼東,還乘機向皇帝讨要了尚方寶劍,獲得獨斷專行的權力;乘着有崇祯的賞識,袁崇煥列舉“十二當斬之罪”幹掉了不聽話的毛文龍,從此真正成了遼東的土皇帝。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袁崇煥畫像

02

前兩點不論,畢竟可以視作上位必要的手段,但是誅殺毛文龍這一點實在太過草率。有句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要知道毛文龍占據皮島,這就等于給敵人後方埋了一顆釘子。而皮島的地理條件又決定了其易守難攻,就是個啃不動的鐵王八,皇太極對它很是頭疼。雖說将軍都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但是在用人之際就這麼果斷行使了先斬後奏的權力,卻沒想過别人會用什麼樣的目光去看待他。

果不其然,馬上就出現了袁崇煥投敵的謠言,原因就是他這一手,直接替皇太極除掉了毛文龍。一般來說,袁崇煥隻有兩種選擇,要麼等着被天子押回京城問罪,要麼幹脆投敵。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崇祯劇照

結果崇祯比所有人想象中都成熟,他做了一個讓任何人都不舒服卻是當時最正确的決定——痛斥毛文龍罪狀,嘉獎袁崇煥的決定。事實是顯然的,這時候為了已死的毛文龍再處理袁崇煥撈不到任何好處,不如繼續讓袁督師發光發熱。

03

崇祯可怕的理智還不止于此。同年,皇太極開始大舉進攻,劍指北京。也不知道袁崇煥怎麼想的,竟然把皇太極放到了北京城下,準備再打一場自己擅長的守城戰。他采用在遼東時熟悉的戰術,一路尾随皇太極的大軍,卻從不主動出擊,皇太極在京城外圍一路搶,他就一路跟。這種舉動放在朝廷眼裡就是另一種味道了,好像袁崇煥已經跟皇太極達成了默契,兩人演了一出雙簧。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明朝後金兩軍作戰

崇祯終于決定召見袁崇煥。此時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都認為這人有問題,應該馬上拿下,隻有崇祯例外。崇祯依然信任他,還把披風摘下給袁崇煥披上以示君恩。

直到最後皇太極退兵,北京解圍後崇祯才開始算總賬。這時候毛文龍的舊賬、5年之約的舊賬全部被翻出來了,袁崇煥在得到一切的一年之後再度失去,而且他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稍微總結一下,袁崇煥三場大捷斬首200餘級、還放任皇太極大搖大擺搶了一把北京、擅殺毛文龍使得後金無後顧之憂……專家表示,袁崇煥可一點兒也不無辜,就他這些所作所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忍受這樣的人活着,換成誰都會想殺掉他。

袁崇煥明明護衛北京有功,皇帝為啥還要殺了他?換成你也會想殺掉

▲皇太極劇照

為什麼《明史》對袁崇煥大加吹捧,說他“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赀,天下冤之”?原因很簡單——這是清朝寫的。本來清軍最初打着的旗号是為崇祯報仇,畢竟這位仁兄是被李自成逼死的;但是過了幾代以後,發現漢人居然還在追憶崇祯的好,清朝便改變了政策,得想辦法黑一下崇祯。于是大吹特吹袁崇煥,讓百姓以為袁崇煥可以挽救大明,崇祯完全是自己作死才丢了江山。不過這種觀點隻是民間流傳的說法之一,可以作為借鑒但不可偏信。

結語

綜上所述,袁崇煥生于王朝飄搖之際,雖然并未做到十全十美,也幹了不少荒唐事,但這一生也稱得上為國效忠、鞠躬盡瘁。以至于千百年後,人們仍對他的結局感到惋惜不已。但究竟袁崇煥此人,是貨真價實的抗金英雄,還是被後世包裝的“繡花枕頭”,也還是由各位看官自由心證吧。

參考資料:

《臨刑口占》

《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