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的日本,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的慘無人道的侵略戰争。但是今天我們想帶大家去看一看的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國内到底是怎樣的生存環境。

對于被侵略的國家來說,一定是民不聊生,吃也吃不飽。尤其是對于中國來說,在日本人侵略的中國國土之上,曾經成立過汪精衛的僞南京國民政府,在這樣一個政府之下,中國的國人生活是非常艱難的。他們所采用的方式是糧食配給制,但是所使用的糧食都是糙米或者碎米,很多的食物都是已經變質的食物,是以食用之後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那麼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日本百姓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因為戰争使得日本國内的生活一度變得非常富裕。因為當時日本占領了我國的東北地區,而東北地區我們都知道那邊土地肥沃,生産農作物是産量很好的,侵略之後日本将東北的很多糧食作物運送到日本的國内。這樣一來中國百姓就失去了很多糧食,而日本的普通百姓生活水準卻在不斷的提高,直到1938年的時候,日本的國民生活水準達到了一個頂峰。
對于日本來說,在30年代的時候,中日兩國的經濟軍事是有着非常大的懸殊的,日本無疑在各方面都比中國要領先。是以在他們開展清華戰争的最初,日本的國内不僅沒有因為戰争而變得生活拮據,反而因為戰争而變得富足起來。
但是日本并不僅僅滿足于對中國的侵略,開始和德國連成一個同盟,但是由于兩國相距甚遠,德國和日本雖然聯手起來,但也是處在兩國分别作戰的情況之下。而日本野心實在是太大,居然去偷襲了珍珠港,在偷襲珍珠港的戰役當中,日本是勝利了的。短暫的勝利使得日本國内也十分高興,但是随即而來的是美國英國這些歐洲強國開始對日本進行制裁。
美國加入到戰争當中之後,日本以及日本的國民便開始了黑暗的日子。珍珠港戰役雖然勝利了,但是随即而來投入到更大的戰場之上後,日本國内不管是農作物還是物料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短缺。這使得國内開始變得混亂,各類黑市泛濫成災,國民開始了戰争當中的磨難期。
随着戰事的不斷開展,日本所需要的物料越來越多,這些沉重的擔子壓在了平民百姓身上,就。行了,即便糧食産量很夠,也不足以支撐日本軍隊在外的消耗。有時候甚至一畝田的所有作物都要上交,才能夠達到日本政府給到的名額。這樣一來,日本所有的群眾這才飽嘗了戰争真正的苦難。
直至最後日本國内的生活一直也沒有好起來,因為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多次轟炸,使得日本也變成了一個民不聊生的地方。也正是因為日本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戰勝美國侵華,戰争這一部分也沒有辦法真正的向前推進了,最後不得已選擇了投降。
這可能也印證了那句話,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