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缙:才驚世、功甚偉卻下場凄慘的明朝書生

解缙何許人也?猶記得,第一次了解解缙,是《明朝那些事兒》裡面看到的:亂世修典,盛世修書。與楊慎、徐渭并稱三大才子,并主持了《永樂大典》的修纂。

大有呂不韋的增改一字、賞予千金。《永樂大典》和《呂氏春秋》一樣,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文學價值,足以看出解缙之才能。

解缙:才驚世、功甚偉卻下場凄慘的明朝書生

圖1,解缙影視劇照

之是以晚年凄慘,是因為古來文人大多恃才傲物,解缙就是其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

少年神童,初露鋒芒,但因樹敵太多被朱元璋貶谪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登進士第,授庶吉士。有明一朝,授庶吉士的人大多很有作為,最後不是入閣就是官居尚書等要職。

但是他在洪武朝卻沒有多少作為,原因是為李善長辨冤 又 革疏《論袁泰奸黠狀》而被朱元璋認為缺乏涵養,長此下去,會成為群臣攻擊對象。最後不得不随父親回歸家鄉吉水。一呆就是八年。而這副嫉惡如仇的性格,最後也成為解缙後來凄慘下場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死後進京奔喪再遭陷害,乃前因後果

朱元璋死後,解缙回京奔喪,本來有機會被再度啟用,奈何自己的政敵袁泰趁機構陷“诏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朱允炆貶解缙為河州衛史。

建永鼎革,終獲重用

建文四年,朋友董倫為他說了不少好話,而重獲重用,于同年十一月入閣,為内閣首輔。永樂元年,奉命編纂《太祖實錄》、《烈女傳》,之後又主編《永樂大典》,這一時期的解缙屢獲重用,志得意滿。朱棣和其父朱元璋一樣,對其多有賞識。

一句“好聖孫”,參與立儲,終究成為凄慘下場之因

永樂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宮,磋商立太子,當時朱棣囑意三子漢王朱高煦,但是解缙主張立長立嫡。朱棣面有不悅,最後說了一句“好聖孫”,二人相視一笑。這裡得好聖孫指的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一直深受朱棣喜愛。

與太子私交甚笃,終落人口實,最後被殺

永樂八年,解缙上京遇朱棣北征未歸,私自見太子,當時皇寵漢王朱高煦趁機構陷,朱棣大怒,将其下獄。受牽連者衆多。永樂十三年,朱棣看見囚籍裡仍有解缙名字,問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缙猶在耶?”

解缙為什麼還在?

紀綱會意,于同年被埋雪地,活活凍死。

解缙:才驚世、功甚偉卻下場凄慘的明朝書生

圖2,妄言議儲被埋雪地

解缙其人文采出衆,下筆成神,因為孤傲性格,前半生一直不得志,後半生幸得明君賞識卻妄言立儲,又與太子私交甚笃。任何君王都難以容忍,以至于最後被活埋雪地,年四十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