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太平天國起義隻是那個時代衆多農民起義中的一員,而且,不僅僅是洪秀全想造反,其實,當時有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這也是為什麼說,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根基的原因。因為,太平軍導緻了清廷中央權力受到極大降低,地方勢力開始成長,特别是清朝統治者嚴防死守了二百年的漢人勢力第一次取得優勢。

在這次運動中,許多地方其實都有了自治行為。在浙江就有這麼一位農民,他就想趁機取得成就、那年他不過20多歲,但現在看到的包村後人給他的畫像卻是一位老者。中外專家都認為,這幅畫像隻是包村後人對他的一種想象,覺得他應該是一位成熟的人(看畫像像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人),否則怎麼能調動數萬村民跟着他抵抗太平軍呢。其實,當時的各種文獻大都說他20多歲。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1)沒有長大的枭雄

在我看來,包立身也是想造反。包立身反抗太平天國,并不代表他忠心于清朝。包立身曾經對清政府派來的人說:“彼為清朝耳!予守包村土地,為國為民,予無(為)滿洲守土責任也!”,而且,包立身這個人也不願意為官,拒不接受清朝的賞賜,自稱“先生”,旗幟上的軍隊名号為“東安義軍”。

但是,因為想造反的想法可能、也許、大概其吧,剛有的時候,他所在的浙江大部分就被太平天國占領了。他要想造反,就要造太平天國的反,是以,造大清的反的想法就被後世的許多人忽略了。甚至清政府都認為他是“義民壯士”,許多官員都對他褒獎有加。

包立身(1838—1862),又名立生,諸暨包村人。這個人性子比較強悍、好打不平。但是他有一個特點,特别崇拜仙人,一直想成為神仙。是以,還拜了老師,結交了不少幕仙的師兄師弟。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從資料看,這位老哥,信的應該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混合教但以道教為主。例如他愛吃素顯然受了佛教影響,經常在自稱先生顯然受了儒家影響。這個人睡覺也很特别,喜歡結跏趺坐。是以,他是靠着傳統宗教來凝聚自己的人心,打造自己的隊伍。

洪秀全造反靠的是宗教,包立身抵擋太平軍也是靠宗教。為什麼農民起義都愛用宗教?畢竟造反的危險程度極高,必須要借用神秘力量、宗教凝聚衆人之心。包立身選擇了傳統的宗教,那洪秀全為什麼選擇了基督教?

其實,洪秀全之是以選擇基督教,還是因為作為漢族族群(民系)中較為弱勢的一方——客家人,在忍受了幾百年的欺辱之後,對于傳統的中國宗教(包括佛教的禅宗)産生了一種強烈的不信任,為了客家人的這種心理,他采用了新的神,并将這種新的宗教信仰說成是:上古時候我們信,但後來不信了,是以,才有這麼多不平。

是以說,從根本上說,在起義方式上洪秀全和包立身本質相同。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2)太平軍進攻包村過程

1861年10月(鹹豐十一年九月)太平軍攻占了紹興、諸暨,包立身立刻率村民組織了“東安義軍”,對抗太平天國的行政管轄,為此,太平軍先後六次攻打包村。

一攻包村。十一月初三,墩天燕柳某派兵3000進攻,包立身借大霧設伏兵,大敗太平軍。

二攻包村。十二月初十,來王陸順德率千餘兵力進攻,包立身以逸待勞堅守不出,最終,太平軍兵敗,傷亡百餘人、被俘30多人。

三攻包村。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六,怟天豫餘光前率兵4000攻打包村,死亡400多人。二十五日,見天安姚克剛、勍天福胡興霖竟率兩萬大軍再攻,結果再敗,2000多人死亡。27日,陸順德率兵4萬埋伏在壁嶺之外,派百餘人誘敵,包立身識破計謀殺死30多人後回村。

四攻包村。二月十五日,來王陸順德、杭州的練王、嵊縣主将周、洽天義餘,四路大軍數萬文攻包村。包立身率部與前來助戰的古塘陳朝雲率領的“勝義軍”共抗太平軍,傷亡萬餘人。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五攻包村。三月,帥皎天福孟文悅兄弟率部攻打包村,包立身在戰鬥中被流彈所傷。打敗之時,陳朝雲率部趕來反敗為勝,太平軍方面5000多人陣亡。

六攻包村。四月五月,太平軍方面調集十幾萬大軍,由五位王爺率領進攻包村,并立誓“不破包村不還”“甘棄南京而破包村”,太平軍方面抽調了大範圍部隊來此,這一範圍東到甯波、西到杭州、南到金華。六月,绫天義周文嘉斷絕了包村水源、糧道。七月初一,太平軍從地穴道地中鑽入攻入。绫天義是以戰被封為“甯王”。

包村之戰,浙江巡撫蔣益澧上奏,此次戰役包村“陣亡殉難官紳男女統計一萬四千七十七名”。請注意,這14077人僅僅是第六次圍攻中的破村之戰的死亡人數。通過事後(主要是民國時期)的各種碑文記載,整個戰争死亡人數說的是大概19萬—30萬人之間,咱們這個中間大概是25萬人。

太平軍最魯莽的行動:甯可不要南京城,也要打下這個村

過去,我們将包立身定位于地主反動武裝。然而,包立身是不折不扣的農民。當然,農閑時節還是一位小商販。而且,包村武裝的主力也都是窮苦人。

包立身起事之初的檄文非常老實,一般的檄文都要對認為的敵對方給予批判,大多都要造些謠言,給自己披上正義的光環。然而,包立身的檄文,隻是說我們就想自保,不想被殺死,太平天國也不要惹我,清朝也不要惹我。不惹我,咱們相安無事,惹了我,我就拼命。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農民起義,其性質和過去的農民起義本質一樣。但當他占領南京成為一方統治者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脫離了農民起義,反而對同為農民武裝、甚至有農民起義性質的組織進行圍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劇。

一種我是你的統治者,你就要聽我的的悲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