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本文字數約:3919 字

閱讀時間約:4 分鐘

本文章節:

01、農村來的殘疾少年考上劍橋

02、父母是他實作逆襲的關鍵因素

03、值得家長學習的4個要點

在2022年元旦假期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希望所有罹患抑郁症、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患者,能在今年走向康複,逐漸撤藥。

如果是學生群體,希望你們能成功複學,回歸到正常的成長和學習軌道中。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今天想分享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希望對患者、患者父母們有啟發、有鼓舞。

楊孟衡出生在雲南的普通農村家庭,父母是教師,對其疼愛,但也比較嚴格。

6歲時,楊孟衡因一場意外失去了手臂。這對他們一家來說是個重大的打擊,楊孟衡的人生也開始變得不同尋常。

事故發生後,楊孟衡的父母很快就擺脫了消沉。他們教楊孟衡用腳寫字,并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7歲的楊孟衡在練習吃飯,圖檔來源于網絡

他們不斷留意其他類似的人有何出路,跟兒子講、帶兒子去看,母親還教會了楊孟衡用腳寫書法,想着以後他能賣書法作品掙錢。

楊孟衡也非常努力,他用腳寫的字比很多同齡人還要好,成績也名列前茅,一開始嘲笑他的同學們,慢慢變得對他友好、尊重。

内心孤獨時,楊孟衡喜歡踢足球,一開始因為失去手臂,難以平衡,經常摔跟頭。但堅持訓練後,他比其他人學得還快,成了縣城足球隊的隊長。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球場上的楊孟衡,圖檔來源于網絡

後來他被選入昆明市殘障人士田徑隊,練習賽跑,在省運會取得好成績。但後來國際殘障人士田徑規則改變,他失去了優勢,又改為練習遊泳。

楊孟衡說,訓練是非常痛苦和殘酷的,“我到現在還記得觸壁的時候,那個鑽心的疼。因為我隻能用頭去觸壁,撞擊的那一刻,痛感從頭皮,傳到頸椎,再到整個脊椎。”

可這一次,辛苦的付出仍然沒有預期中的回報。因為受傷,比賽成績不好,楊孟衡從運動員隊伍中退役了,他的運動員夢想破滅了。

在這之後,楊孟衡迷茫過,特别低落和頹廢,每天都睡覺。他的爸媽很着急,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重新上中學,要麼就到18歲了就趕出家門,“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楊孟衡想來想去,發現讀書好像是唯一出路了。于是,17歲那年,楊孟衡又回到高中。

一開始,他考全年級倒數第三。而且他的年齡比身邊同學都大,經曆也很不同,他找不到聊到一塊去的朋友,非常孤獨。

但楊孟衡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堅韌和奮鬥精神,他每天六點起、十二點睡,隻要醒着,就在學習。

他逼着自己重學國中知識,逼自己每節課後至少要問三個問題,逼自己去學習思考。一個學期過去了,楊孟衡考了年級第三名,“連媽媽都以為我作弊。”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高中的楊孟衡,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次的努力,終于有了巨大的回報。

2010年,楊孟衡參加聯考,成為了縣裡的文科第一名,考上了中山大學,學英語專業。楊孟衡有種揚眉吐氣,終于有出頭之日的感覺,“這其實相當于我人生中第一次勝利,我憋了很久”。

但到了中山大學後,他覺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高中:周圍的人都比他優秀,人家不但成績好,各方面都很突出,長得也好看。

楊孟衡一開始挺痛苦的,因為心理落差太大了,生活上也有很多不便。但他很快就找到了辦法。

除了努力學習外,他還故意融入集體,找同學一起去上課、吃飯,并努力地去表現自己的特長:足球、演講、跆拳道等等。

這些積極表現很快就改變了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大家願意與他交往,會約他一起參加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楊孟衡又逐漸找回了自信。

楊孟衡還赢得了獎學金,去教育機構兼職,自己做一些創業項目。從大二開始,他基本就經濟獨立了。就連後來去英國留學,也是他自己攢夠了錢再去申請的,最後被劍橋大學錄取。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從劍橋畢業的楊孟衡,圖檔來源于網絡

3年前,楊孟衡從劍橋畢業後回到國内。他本來想在教育事業上幹一番大事,心情澎湃,但遇到疫情、雙減,還有很多現實因素,他發現這沒那麼簡單。

與此同時,楊孟衡還迎來了新的角色,他當爸爸了。孩子出生後,他更能體會到自己父母當年的不易。尤其是因為他的特殊經曆,其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現在,楊孟衡對待生活的積極而平和。他繼續做自己的創業項目,也在新媒體方面做一些嘗試,還想過實在不行可以去讀博,做高校老師。“細水長流,一點點去累積,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極緻就行了”。

雖然楊孟衡父母還是擔心兒子的事業不夠穩定,但從社會大衆的角度看,拿着劍橋碩士學位、結婚生子的楊孟衡已經改寫了命運。

他不再是那個被人瞧不起,因為殘疾而擔心沒有出路的農村少年了。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楊孟衡的經曆後,會非常感慨,甚至自愧不如:

人家是殘障人士,都混得比我好。

因為在大衆的印象裡,一個人那麼小就失去了手臂,應該會形成重大心理創傷,感到很自卑才對啊!為什麼楊孟衡最後能逆襲,還能取得比很多人更高的成就?

這主要是他父母的功勞。

兒子失去了手臂,當父母的肯定非常心痛、擔憂,但他們沒有一味地抱怨和指責他和外界,而是采取了非常理性而積極的态度。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楊孟衡與父親,圖檔來源于網絡

他們有意識地藏起了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楊孟衡的殘肢有萎縮症狀,楊父帶兒子到處看病,醫生的意見都比較悲觀。看病的過程也很累,年幼的楊孟衡忍不住發脾氣。

但他的父親從不指責他,他心裡也難受,但從不在兒子面前哭。

還有楊孟衡的母親,她不斷給身殘的兒子找榜樣,找目标。她到處打聽類似殘疾的人都有哪些出路,還帶孩子去聽殘障人士書畫家謝坤山的講座。

回家後,她鼓勵楊孟衡用腳寫毛筆字,兒子不願意,她就親自上陣,脫了鞋襪用腳寫給兒子看。楊孟衡說,“我們倆一起抽筋,最後我學會了,我媽也學會了”。

從這個角度看,楊孟衡的父母本身的逆商就很高。

這對優秀父母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教育細節,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大家可以點選上面的連結。

總之,楊孟衡的父母懂得尊重、包容孩子,沒有對孩子造成明顯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斷通過言傳身教,堅定地向兒子傳遞這樣資訊:

雖然咱們殘疾了,缺胳膊了,會遇到很多困難和誤解,但天不會塌下來;隻要積極努力,其實很多事情都能解決,最後獲得回報,甚至可能會成為成功人士。

是以,楊孟衡一路走來其實遇到過很多挫折,也被别人排擠和嘲諷過,他也消沉和迷茫過。

但他總是很快會恢複過來,想各種辦法去解決和調整心态。因為他心裡知道問題可以解決,道路有很多條,自己的未來仍有很多可能性。

這是根植于他心中的積極信念。

是以,有了從小到大來自父母的心靈滋潤和了解,有了不斷努力取得成就後的自信,楊孟衡并未形成明顯的心理創傷,更沒有罹患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抑郁症等疾病。

希望楊孟衡的勵志經曆能對父母們有所啟發,家庭教育往往是孩子能不能獲得真正成功和幸福的關鍵因素。

第一,當孩子遭遇重大挫折後,父母要為孩子尋找榜樣的力量,幫助孩子重新“站”起來。

比如,抑郁症、雙相障礙的患者父母,不妨向楊孟衡的父母學習,多帶孩子去向真正康複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交流經驗,這或許有利于增強孩子的康複信心,減少病恥感。

第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指責、貶低,不要導緻孩子出現學習障礙。

反而,父母應該學習楊孟衡的母親那樣,陪孩子一起努力。不但能增進親子感情,還能降低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好地克服困難。

我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國内學者的一個研究結果:在有自殺危機的學生中,父母職業為教師的高居榜首,是第二位的4倍多!

我們當時分析,其實歸根到底,這跟父母的職業并沒有關系,而關鍵在于父母是否懂得科學育兒。

像楊孟衡的父母,他們雖然是老師,但沒有因為兒子學習成績不好而責罵、貶低,沒有拿兒子跟别的優秀孩子做比較。

是以,楊孟衡的内心一直是積極樂觀的。雖然他中間有一段時間沒上學,落下了很多學業,但他始終沒有明顯的學習障礙,反而對知識有一種向往,學習起來非常專注、有熱情、有勁頭,是高效的學習狀态。

他6歲失去雙臂,20歲成為聯考狀元,父母怎麼引導孩子走出重大挫折?

楊孟衡,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都離不開其父母的教育和熏陶。

第三,孩子若因客觀因素而耽誤了學業,父母應引導孩子具備時間思維,并從一生的高度去看待當下的境況。

很多抑郁症、雙相障礙青少年都休學過,重新回到校園後,他們很擔心自己會因年齡大、學習跟不上而被别人嘲笑或輕視。

父母要引導孩子具備時間思維,意識到這隻是人生的某個階段,并非結果。

相反,孩子的抑郁症、雙相障礙并康複後,這一段患病經曆便可轉化為人生财富,令其心理年齡遠遠超過同齡人,更加從容、有智慧地去應對生活中的挫折。

我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皓軒,他曾因病辍學了5年,23歲才考上大學,如今已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并正在積極備研,最新消息,已經結婚生子。

第四,對比起好看的外貌,積極、樂觀、堅毅的性格更容易感染人,獲得别人的認可。

楊孟衡的妻子是她的高中同學,也是一名高材生,曾被英國一間不錯的大學錄取。隻是為了照顧楊孟衡,她才放棄了去攻讀。

而且,當她決定和楊孟衡結婚時,雖然她的父母一開始有點顧慮,但很快就同意了,并沒有瞧不起這個有身體缺陷的女婿。

希望這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來說有所啟發。比起外在形象,良好的性格與品質更具感染性。

我們在上周的文章中也提到,容貌焦慮背後很可能有心理創傷。但在修複心理創傷後,要有意識地塑造自己優秀的品質、性格,做一位人格健全、思想獨立的人,這才更有利于尋找到靈魂伴侶,獲得高品質婚姻。

楊孟衡說他很喜歡法律“大咖”羅翔老師。

他對于自己不尋常的經曆,還有一路走來遇到的一些成績和挫折,他引用了羅翔老師的一句話:

“每個人其實能做成什麼事情、生活能成什麼樣都是很偶然的,我們都是被社會、被自己周遭的環境所裹挾着往前走的,最後即使做成了,個人因素占的比重也是比較小的。”

我個人也喜歡羅翔老師。但我認為他這句話有一些消極,有點“宿命論”的味道。這可能與羅翔老師的一些個人經曆、甚至不排除有一些心理創傷有關。

雖然,楊孟衡目前在事業上遇到挫折,未來的方向還不是十分明朗。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還很年輕,有高學曆、有能力、也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種“不明朗”其實意味着他還有很多可能性。

如果他不斷思考,甚至跨學科學習,他未來仍可以大有作為,完全可以幹出一番成績來。

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中都可能遇到挫折,也會經曆不同的人生階段。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抱着“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心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最終實作自我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