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兒子,吃飯了,趕緊過來!”

“再給你五分鐘,東西收拾好,咱們趕緊上學去!”

這樣的話,我們一定沒少聽到家長跟孩子說。更多是伴有了家長的不耐煩和孩子的不緊不慢。

那為什麼會這樣?

很多人會說:“孩子就是懶惰的,打一頓就好了。”諸如此類的話。

那大人們之間的拖延症,為什麼沒有人訓斥?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當孩子想要做一些事,而這個事家長不喜歡的時候,就變成了孩子催家長。

甚至,家長自己有的時候有的事情,都不想做:

早晨不想起床做飯;不想早起去上班;不想晚上回家還要加班;周末隻想在家躺一天......

好像跟孩子的想法也差不多:

早晨不想起床;不想去上學;不想回家後做作業;周末不想出去上課外班......

有的時候,家長一邊催着孩子快點吃,吃完後就趕緊去上學。

家長自己呢,卻能晚一分是一分鐘。孩子呢,晚一秒都不行。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我們是不是,對别人太嚴格了,對自己又太寬松了?

我們總是習慣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再加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這種“上下級關系。”

自然而然,就會習慣于以指令的口吻,要求孩子。

然而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要要求别人呢?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很多孩子處于青春期,我們常講“青春期叛逆”

我覺得叛逆的不是青春期,叛逆是人的本性。

好像在很多人的腦子裡,叛逆的反義詞是順從。

我來說的更明确一些:是聽從、是遵從、是服從、是歸順、是馴服......

————————————————

家長們更喜歡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要求行事,然而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就是跪不下去的民族。

話說的可能有一些重了,話糙理不糙。

是以,我們認為,根本不存在“青春期叛逆”這個說法。

你讓孩子出去玩兒一天,做一天他喜歡做的事,他肯定“順從”你。

也就是所謂的乖、聽話,諸類詞語。

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角度着想。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這樣聊下來,好像孩子喜歡的事情,都不會拖沓。

孩子要看喜歡的卡通片,一定會準時守在電視機旁;

孩子期待一周的周六日,一定會早早起床推醒媽媽...

這是孩子喜歡的事情,那那些不喜歡的事情該怎麼辦?

成年人不喜歡工作,那就要找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做他喜歡的事情遠比不喜歡的事情動力更強。

小孩子呢,天生就充滿了求知欲。我們做家長的,隻需要放大孩子的求知欲,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做事拖沓的“孩子”,我們該怎麼提高他們的效率?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關于家庭親子教育,如果你有更多見解,可以評論區留言交流~

把文章分享給你身邊有孩子的親朋好友,幫助他們改善家庭關系。

——————————

[本文作者]:猩球村張書記

[原創聲明]:文章部分内容節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作者更正删除。

[欄目介紹]:

“猩球有話說”是“猩球村”旗下新媒體管道親子教育欄目。我們旨在幫助更多家庭改善親子關系,讓祖國的花朵擁有美好童年。

更多内容可點選頭像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