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圖檔來源于網絡

僅僅從數字上來看,二戰爆發前的法國是非常強大的,很有“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樣子。當時法國陸軍有3000多輛坦克,16000多架作戰飛機,300多萬陸軍,還修建了以“馬奇諾防線”為代表的大量軍事防禦設施。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看似如此強大的法軍,在德國的進攻中卻完全不堪一擊,僅僅抵抗了40天就舉國投降,成為戰争史上的一個大笑話。那麼,為何如此強大的法軍為何會被德國迅速被打敗呢?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法國迅速戰敗的原因很多 ,如對德軍的進攻方向判斷錯誤,戰場指揮失誤不斷,法軍的軍事思想落後,法軍的士兵作戰素質與德軍差距明顯等等。這些都是法軍快速戰敗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最本質的原因,法軍之是以如此不堪一擊,本質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一是法國整個國家的抗戰意志非常脆弱。一戰後,法國經濟發展非常不錯,整個國家過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法國人變得非常害怕戰争,厭戰情緒彌漫着整個法國,人們都想遠離戰争,很少有人願意為國犧牲。這時的法國抵抗意志、民族凝聚力都是非常弱的。這從法國戰敗後的表現可以明顯看出。被占領後的法國社會,對德國幾乎沒有什麼表現出多少敵對情緒,更沒有什麼像樣的反抗,絕大部分法國人和德國占領軍合作得很愉快;法國姑娘還是一如往常的浪漫多情,和德國軍官、士兵打情罵俏、生兒育女……法國人和德軍構成一幅和諧的社會景象,仿佛根本就沒有戰争發生過一樣。雖然還有戴高樂的流亡政府還在抵抗,但那更多的隻是象征意義。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如果以中國人的愛國觀念為标準,那麼二戰中的法國人絕大部分都屬于漢奸了。與法國相比較,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的愛國力量、民族凝聚力比法國要強大得多。假如中國人民在二戰中和法國一樣沒有抵抗意志,那日本鬼子可真不用三個月就可以完全占領中國了。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二是法國的工業水準特别是軍事工業,已經遠遠落後于德國。我們知道,近代戰争打的是消耗戰和科技戰,戰争一爆發就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供應;要戰勝對手,還要在科技上領先敵人。說到底,近代戰争已經不是僅靠人數就能取勝了,拼的主要是工業生産能力和先進的科技水準。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特别是軍事工業已經處于世界最頂尖水準,軍事科技發展迅速且成果衆多。1939年,德國的軍工生産能力已經是歐洲最強大的,超過了英法兩國的總和;在軍事科技方面,德國也遠遠走在世界前列,如德軍裝備的JU—109、HE—111及容克JU—87等戰機,性能比英法等國的戰機要先進的多,比美國的也略勝一籌。德國的虎式坦克 ,在二戰初期幾乎沒有對手,看蘇聯後來與德國的坦克戰,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了;輕武器方面,德軍生産的槍械也是世界一流。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二戰中德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戰術,就是大家熟知的“閃電戰”,它的特點是在天上使用成千上萬的飛機進行狂轟濫炸,在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先進坦克快速推進,用極短的時間去摧毀敵方的抵抗。這種戰法其實并不複雜,但别人卻很難去學它,因為這種戰法消耗是巨大的,并且還要保證戰争武器比敵方先進(特别是坦克和飛機)。

沒有先進的軍事科技和強大的軍工生産能力做支撐,德國的“閃電戰”是無法實作的。德國軍工能力的強大,還表現在它長時間以一國之力對抗英國、蘇聯、美國等世界軍事強國,并且在戰争初期還完全不落下風。英國如果不是有一條英吉利海峽作屏障,結局并不見得比法國要好。而蘇聯,因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多抵擋了一陣子,後又有英美國等國的支援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二戰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在與德軍交戰中卻不堪一擊

是以,面對工業能力和科技水準遠遠強于自己的德國,再加上脆弱的凝聚力和抵抗意志的國民,法國的不堪一擊、迅速亡國也就理所當然了,這也是法國之是以戰敗的根本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