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和他媳婦兒武則天,整天就喜歡給人家瞎指派婚姻,結果往往造成各種悲劇。
比如說武則天把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一嫁再嫁,結果直接導緻太平公主過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唐高宗李治也是這麼回事,他為啥要把自己的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後的禮儀下葬?還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婚事安排上,虧欠了自己的妹妹嘛!
新城公主一生一共有3次皇帝欽定的婚姻:
第一次,差點兒嫁給魏征的兒子魏叔玉(唐太宗指定的)。
第二次,嫁給堂舅長孫诠(也是唐太宗指定的)。
第三次,改嫁京兆韋氏的韋正矩(唐高宗指定的)。
這三段婚姻中,第一段還沒結婚就被李世民取消了,第二段算是平安幸福美滿的婚姻,可惜被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給破壞了,第三段婚姻直接導緻了新城公主之死,這是為什麼呢?

一、李世民也是個亂點鴛鴦譜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文治武功一級棒,幾乎堪稱完人。可李世民在處理家務事這方面,是出了名的低級。
為了奪取大位,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宰了自己的親兄弟,架空自己的老父親。
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和李泰,為了皇位争鬥不休,李世民這個當爹的,隻能在旁邊幹瞪眼。最後直接導緻了李承乾的反叛。
清官難斷家務事,李世民也不例外。是以在對待女兒的婚事上,李世民也是毫無章法可言。
李世民最疼愛的,就是自己最小的女兒衡山公主(新城公主在貞觀年間的封号),是以在為女兒選夫君的時候,老李按理說應該很慎重才對。
可那時候魏征病重,李世民拉着李承乾和衡山公主,親自去探望魏征。被魏征臨終前還在憂心國家大事的态度給感動壞了,居然當場指定,要把最疼愛的小女兒衡山公主嫁給魏征的兒子魏叔玉。
這事兒未免有點兒草率了,此前魏征一點兒消息都沒得到。是以他稍微激動了一下,第二天就激動的走了。
魏征走後,老李感動的那股勁兒也就過去了。再看看自己的小女兒,他居然有點兒舍不得把她嫁給魏叔玉了。真是個亂點鴛鴦譜的家夥啊!
不久之後,侯君集、杜正倫等人,都參與了李承乾的謀反,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特征,都是魏征推薦上來的人才!這下好了,李世民直接懷疑,魏征也參與謀劃了李承乾謀反案。
為啥?因為魏征是李建成昔日的部下,甚至曾經設計殺害李世民。李世民表面上寬宏大度,任用魏征,可背地裡還是要防着這位老爺子的。萬一魏征為前主子忠心不二,花了二十幾年布局,想要設計讓李世民自食其果呢?
李世民越想越不對,後來又擅權查了一下史官褚遂良寫的史料看,結果發現魏征曾經囑托褚遂良,将自己的谏言寫入史書。這顯然是一種博取身後名的做法。
奸臣!大大的奸臣啊!李世民認定了已經去世的魏征是奸臣,自然不可能再把女兒嫁給魏叔玉了。是以這段婚姻就這麼告吹了!
二、改嫁長孫诠,李世民沒能參加女兒的婚禮。
既然不嫁魏叔玉了,那李世民總該要為女兒安排一出好婚事吧?李世民在朝中看來看去,感覺誰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兒,最終還是把眼光落在了長孫家。
為啥呢?因為李世民太愛長孫皇後了。此外李世民也特别重用小舅子長孫無忌。有這兩層關系在裡面,長孫家在貞觀年間的地位,僅次于皇族。
是以說,李世民思前想後,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好歹是自己媳婦兒家,要不就把最疼愛的閨女,嫁給媳婦兒娘家好了!
就這樣,新城公主便再次被李世民指定嫁給了長孫诠。長孫诠是長孫皇後的堂弟,算起來,也就是新城公主的堂舅。可長孫诠卻比新城公主,還要小兩歲。
長孫家族裡到處是公主,算上長孫诠,他們家已經娶了4位唐朝公主入門了。為了讓女兒在丈夫家有臉面,李世民随即把長孫诠的父親長孫操提拔成了岐州刺史。
為了讓女兒體面地嫁出去,李世民精心準備,打算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結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老命給搭進去了。
李世民還沒把婚禮的事情安排好,自己就一命嗚呼了。是以說李世民壓根就沒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出嫁。
三、再嫁韋正矩,新城公主香消玉殒。
由于李世民突然去世,直接導緻新城公主的婚禮辦不成了!新上台的唐高宗李治,和新城公主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他也十分心疼自己的這個妹妹。
為了讓妹妹能早些結婚,唐高宗李治打算在妹妹守孝滿1年後,就為她舉辦婚禮。結果大臣們紛紛搬出各種條款來予以駁斥。
無奈之下婚禮隻好推後,一直到了妹妹守孝滿3年以後,唐高宗這才舊事重提,将妹妹改封為新城公主,增加五千戶食邑,讓妹妹風光出嫁,也算是了卻了老父親李世民的心願。
嫁給長孫诠以後,新城公主過了一段十分幸福的生活。沒辦法,娘家有面子,工資卡裡的錢又花不完,到了婆家地位自然是高高在上的,長孫诠一大家子,都得圍着新城公主轉悠。
長孫诠和新城公主,過了7年幸福的小日子,可到了公元659年,因為長孫無忌得罪了武則天,使得整個長孫家族都受到了牽連。
老婆和妹妹之間,唐高宗最後還是選擇了老婆,是以新城公主的丈夫長孫诠,就這麼被流放到了巂州,不久之後就被當地官員給殺了。
子诠,尚新城公主。诠女兄為韓瑗妻。無忌得罪,诠流巂州,有司希旨殺之。---《新唐書》
這事兒直接導緻了新城公主和唐高宗李治之間的關系破裂。失去丈夫的新城公主,此後再也不梳妝打扮,整日過着昏昏沉沉的日子,顯然這就是無聲的抗議。
李治覺得這也不是個辦法啊,他對新城公主内心有愧,是以尋思着為妹妹安排了另一段婚姻,将其嫁給了京兆韋氏出身的韋正矩。
唐高宗很夠意思,為了安撫新城公主,将她的新丈夫連升八級,一路提拔到了正三品的高官。可新城公主難以忘記前夫長孫诠,以至于韋正矩和新城公主的婚後關系非常不好,甚至傳言韋正矩曾經毆打過新城公主。
最終,年僅30歲的新城公主,由于這場不幸福的婚姻,導緻她憂郁成疾,不久便去世了。
總結:公主以皇後禮儀下葬,前所未有。
唐高宗得知以後,勃然大怒,認為是韋正矩怠慢了新城公主,是以将其抓獲各種拷打審問,以至于最後把韋正矩給宰了。
可惜再怎麼樣也無法挽回新城公主的性命了,親人走一個少一個,唐高宗很傷心,是以索性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後禮儀下葬。
很顯然,唐高宗李治是覺得對不起妹妹新城公主,先殺害了她最愛的丈夫,後又給她安排了一場不幸福的婚姻。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