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日軍槍法到底怎樣呢?抗戰老兵說出背後的真相:“三槍日軍”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1937年,抗戰進入白熱化,一位名叫賈善明的中國機槍射手因中彈負傷,被擡下戰場。80年後,這名老兵不顧自己98歲的高齡,毅然重返陣地遺迹,他太想再看一眼那片戰場了。筆者還記得賈善明老人的一段對話:“日本兵槍法厲害嗎?”“槍很準,不怕死,一個勁往上沖。”賈老回憶,打到最後,他們就用日軍屍體當“沙袋”,架上機槍掃射。

二戰日軍槍法到底怎樣呢?抗戰老兵說出背後的真相:“三槍日軍”

日軍狙擊手

“不怕死、兇悍”,這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對日本兵的印象。實際上,與日軍交過一次手的蘇聯紅軍也對其作出評價——“就像在與一群瘋子作戰”。在長期軍國主義教育的毒害和灌輸下,日軍步兵被訓練成作戰機器,在他們身上,集中了瘋狂和狡詐。到抗戰爆發時,日軍新兵普遍接受過2年左右的軍事訓練,擁有較為出色的拼刺、投彈和射擊能力。

二戰日軍槍法到底怎樣呢?抗戰老兵說出背後的真相:“三槍日軍”

日軍機槍手

然而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也有不少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老兵,他們的戰場經驗、作戰技術水準和日軍普通士兵不相上下。另外,當時一大批青年參軍,走上抗日戰場,他們中大多數人經過訓練也成長為優秀的士兵。是以,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中日兩國的單兵作戰能力相差并不大。但由于裝備上的差距,日軍步兵的作戰能力仍要優于中國步兵。

二戰日軍槍法到底怎樣呢?抗戰老兵說出背後的真相:“三槍日軍”

攻城中的日軍

我們就拿三八步槍為例,這款步槍在研制之初,就專門考慮到了日本步兵比較矮小的身體條件,是以采用小口徑子彈降低後坐力以提高射擊精度;除此之外,三八式步槍裝配長度較長的刺刀,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迎合日本陸軍重視拼刺和精确射擊的傳統。而同一時期的中國軍隊卻借鑒了二戰德軍的經驗,采用了7.92毫米步槍彈,雖然保證了槍械威力,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士兵精确射擊的難度。

二戰日軍槍法到底怎樣呢?抗戰老兵說出背後的真相:“三槍日軍”

抗日劇中的舉槍不考慮後座力

在抗戰爆發後,曾經流傳所謂“三槍日軍”的提法,即日軍若是在被伏擊的第一槍後就會判斷開槍者的所在方位、第二槍就會開始瞄準伏擊者、連開三槍可能就會被日軍打死。由此可見當時日軍的反應之快和槍法是相當準的,而不是像現在的抗日劇中的日軍開多少槍都不中主角。現在的神劇已經把日軍愚蠢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