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作者:阜新老郭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我等待着美麗的姑娘,你為什麼還不到來?……”

2013年8月。優美的《敖包相會》歌聲回響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王府鎮煙台營子村古老而美麗的哈爾其郎山。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來自王府鎮及周邊北票、敖漢等地身着節日盛裝的萬餘名群衆和朋友,伴随着悠揚的《敖包相會》歌曲,載歌載舞,喜氣洋洋,在這裡歡度“王府鎮煙台營子首屆敖包節”。

煙台營子村在地理位置上是王府鎮的南大門,與阜新市開發區相連,從市區到村裡,車程不足20分鐘。這座敖包園建在村裡的最高處,站在敖包前,阜新市區的全貌盡收眼底。環顧四周,更是滿眼的蔥翠。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我市蒙古史專家暴風雨說,煙台營子屬于蒙古語地名,它的來曆是有一個叫“雲丹”的人來到這裡居住,他的居住地地勢偏高,是個小慢梁,蒙古語形容這種地勢叫“席勒”,“雲丹席勒”叫得時間長了,就變成了煙台營子。這個村名是由人名加地勢得來的。

村裡的老人講,在清朝的時候,煙台營子村就是個風水寶地,當時王爺府的王爺将這個地方賜給了他的直系親屬。新中國成立之前,村子裡有個百馬隊,為首的人姓賀,小名叫依紹先,曾經當過司令。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村裡自古就有祭祀敖包的習俗,煙台營子村的老人講,這個小村子已經有800多年的曆史了,從元代開始,這裡就有人居住,村裡自古就建有13 座敖包,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村裡都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随着歲月的流逝,那13 座敖包早已沒有了最初的壯觀,但隐約能看到遺址。為了發展敖包旅遊産業,村裡于去年在遺址的東邊建立起了13座敖包。據了解,13座敖包的主敖包高11米,直徑17米,周圍的小敖包形狀各異,有糧倉形的、金字塔形的,還有步步高形的。在敖包園的北側,還建有菩提塔。除了吉祥的寓意之外,還有啟迪智慧的意思。該村村民齊建強認為,曆史在發展,敖包也應該與時俱進,是以在建敖包園時,村裡人在形狀上也發揮了聰明才智。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煙台營子是蒙古貞地區最為典型的蒙古貞集聚地。全村1400口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蒙古族,就是當地的漢族也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蒙語。每逢傳統節日,能歌善舞的煙台營子人就會在敖包前載歌載舞,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民族藝術與傳統的風景線。在煙台營子北山坡上,十三座敖包在綠草藍天的襯托下,在五彩經幡的環繞中,在蒙古包拱衛中,更顯得神奇、神聖、神秘,給人一種無盡的遐思和無盡敬畏,又像在講述小山村裡關于敖包的那些曆史久遠故事:

很早以前,在美麗富饒的元燈席勒(煙台營子)草原上,住着一戶人家,隻有祖孫倆相依為命。她們沒有生活來源,隻能靠小孩長年累月地給村裡一個牧主家放羊,維持着活命。因為孩子骨瘦如柴,總也長不高,卻又勇敢、善良,牧民們都叫他元燈。蒙古錦(蒙古貞)草原,是天高地闊,水肥草美的豐裕之地。這裡既是放牧的好地方,也是野獸經常出沒的危險之地。有一天,元燈唱着歌,趕着羊群,又來到了草原上。别看元燈長得又瘦又小,可他對羊卻特别地愛惜,怕羊冷了,怕羊吃不飽,特别是草原上的野狼,他得時時防着不能讓狼傷着羊。但是由于元燈整日的吃不飽飯,加上放牧的勞累,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睡夢中,他聽到羊兒在奔跑,“媽媽”地慘叫着,好像在向他求救似的。元燈猛然睜開眼睛,看到了一隻野狼正在咬羊。元燈急忙拿起長木杆,向野狼奔去。餓了幾天的野狼張開血盆大嘴,向元燈沖來。元燈身小力單,可是他一點也不害怕。他連忙用身子将狼擋住,讓幾十隻羊全都四散逃去,隻留下他一個人與狼搏鬥。當牧民們趕來的時候,元燈已經被狼咬死了,兩隻小手還緊緊地攥着木杆。

牧民們懷着悲痛的心情,把元燈埋葬在山崗上。自從元燈死後,他年邁的奶奶整日地在墳前哭泣,竟哭瞎了雙眼。說來也怪,從此以後,野狼再沒有到草原上傷害過牲畜。牧民們都說這一定是元燈挂念着牧羊人的疾苦,死後化作了神靈,在保護他們不再遭受野獸的侵襲,牧民們都把這個勇敢的孩子當作草原上的保護神加以祭祀。

後來,每當人們走到元燈的墳前,把揀來的石塊,都放在他的墳墓上。這樣,年複一年,石塊越來越多,元燈的墳墓也越堆越高,就形成了個大石堆子,牧民們稱它為“元燈敖包”。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直到現在,人們每逢夏秋吉日,都要到敖包上來祭祀,祈禱元燈保佑他們的畜群興旺,生活幸福美滿。後來在元燈席勒(煙台營子)修建了興隆寺,人們在大廟旁建了座很大的敖包山——十三座敖包。聽老年人講,過去每年的六月十五趕廟會時,周圍幾十裡的人們都來到這裡舉行敖包會。敖包會除了祭敖包以外,還舉行摔跤、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場面非常熱鬧。廟裡的大佛爺不但派人參加比賽,還要拿出一些物品獎勵大家。

舉行敖包會這天,天還沒亮,以蒙古貞王爺為首的全旗境内的王公、貴族、官吏,他們穿着華麗的服裝,帶着家眷,趕着大車拉着豬、牛、羊,還有米、面、油等一些上供的物品來到興隆寺;方圓幾十裡的老百姓,也都穿着鮮豔的節日盛裝,絡繹不絕地來到寺廟。寺廟内外攤販雲集,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的,全寺上下就像過節一樣熱鬧。喇嘛們在寺内念完經,就來到敖包山祭敖包。經過裝飾的敖包上插滿了松柏樹枝,幾根木杆上還拴挂着經幡和各種顔色的“鳳馬旗”, 四角的“索羅德”擦得閃亮,人們在敖包前的供案上擺放供品、哈達、奶酒、乳制祭品等。興隆寺的喇嘛有八十餘人,他們身披袈裟,頭頂雞冠帽。喇嘛們排列站在左邊,一般老百姓站在右邊。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寺廟鼓樂一響,主祭僧便宣布祭祀開始,先由喇嘛僧們猛敲一通法鼓,吹響法号驅趕鬼魂,然後由大佛爺率領衆喇嘛,邊念經邊圍繞敖包撒聖水,撒五谷,祭文唱道:自祖先創始祭祀敖包到今朝,世世代代祭奠恩慈神祗敖包。茲擇農曆某年盛夏黃道吉日,全體百姓聚會敖包前同祈禱。今敬請普澤天下的神祗敖包,天地水土諸位列神光輝照耀。隆重祭奠三拜九叩敬獻哈達,載歌載舞表敬意深情将恩報……

誦經完畢,然後,大家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走三圈并叩拜。禮儀結束後,敖包會的比賽活動就開始了。最先舉行的是蒙古族人最喜愛的摔跤比賽,參加比賽的摔跤手,都是妙因寺周圍各村的蒙古族青年,他們都各自搭起一個臨時的篷子,做為摔跤手們的休息地。寺内大佛爺也有自己的摔跤手,也紛紛參加摔跤比賽。王府的官員做裁判,每個摔跤手都穿着結實産摔跤服。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相傳這一年,王爺找了一個一等的摔跤手,名叫哈圖,此人有兩米多高,可算是身高力大,他有一身絕妙摔跤術,在蒙古貞境内是出名的摔跤手,連續幾年獲勝,無人可敵。他上身穿牛皮做的摔跤服,上面綴滿了光閃閃的銅釘,後背中間有個圓形銀鏡,坦胸露腹;他下穿十分肥大的布制白褲子,上面繡有各種動物圖案,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帶,足蹬鑲花的蒙古靴,頭纏黃色頭巾。他跳着鷹步,兩臂上下擺動,做出雄鷹展翅的姿态,躍入場内。大佛爺在喇嘛中也選了個摔跤手,名叫巴特兒,他的裝束與平民百姓不同,滿身點綴得銀鱗玉片,光輝耀眼。他個子矮小,動作靈活,與哈圖形成了鮮明對比。兩人沿着摔跤場轉動着,忽而向前進攻,忽而又躲閃一旁,尋找時機,一旦湊到一起,兩人立刻互相扭摔起來,猶如二虎相争。身高力大的哈圖抓住矮小身輕的巴特兒的腰帶,掄起來不停地旋轉,想把對方轉暈,再猛一下把對方摔倒。可沒料到,這矮小的巴特兒不管哈圖怎麼掄轉,怎麼舉過頭,連哈圖自己轉得都已身疲力乏了,可當他把小巴特兒往地上一擲時,那小巴特兒就像腳下生根一樣,在地上站得穩穩的,像被釘子釘得一般。小巴特兒出其不意地閃電般地摟過哈圖的膝部,猛烈一擊,哈圖猝不及防,當即撲通倒地,觀看的人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矮小的巴特兒在下面的幾場中,也連連獲勝。小喇嘛的摔跤技巧就連王爺也被折服了,人們更是贊歎不已。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最後全勝者,就是頭布盔,也就是第一名;二布盔,也就是第二名。依此類推排列名次,由喇嘛們給他們發放獎品。大佛爺每年給的獎品都是一樣的,第一名是一隻羊,第二名是一套衣服的棉布料。摔跤表演在一陣号角聲中結束了。接下來是射箭和賽馬比賽。射箭雖然倍受人們歡迎,獲勝者也深得器重,但場面比起賽馬要遜色很多。賽馬場上特别吸引人,由敖包山到興隆寺,全是一馬平川大草原,人們站在敖包山上看賽馬,舉目遠眺,藍天白雲下那綠油油的青草地真讓人心曠神怡。賽馬的騎手們身着五顔六色的彩衣,腳上蹬着高筒的皮靴,頭上紮着彩巾,腰上系着彩帶,個個精神抖擻,英姿勃勃。頭系紅綠彩綢的匹匹駿馬一字排開,有白色的、棕色的、灰色的……人歡馬躍,顯得格外英武。當比賽的号令一響,騎手們抖鞭拍馬,如離弦的箭,似閃電的風,你追我趕,疾馳在草原上。圍觀的人們歡呼跳躍,喊聲動天,有的互相品評着,有的打賭看誰家的馬能赢。不管是喇嘛,還是老百姓,都沉浸在一片歡樂中。

元燈席勒與《敖包相會》的故事

比賽結束之後,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窮苦牧民,連同寺廟的喇嘛,人們都到寺廟的東大倉去喝肉粥。舍粥棚内一片繁忙,三口大鍋一字排開,舍粥的大鍋蒙語叫莽金陶搞,大鍋是生鐵造的,鍋深五尺,鍋口直徑也有五尺左右,鍋中可裝二十多挑子水,可容一鬥小米。一頭三百斤的豬作成的肉粥,分别裝在三口大鍋内。大佛爺也與大家共同喝肉粥,周圍村中無家可歸者和過路行人,都可以來喝肉粥,每年一次,這也是寺廟的一大善事。

當夜幕降臨時,蒙古貞王爺帶着全家老小,趕着大車小輛陸陸續續地散去。寺廟周圍的村屯,篝火通明,人們載歌載舞,悠揚的馬頭琴聲回響在煙台營子的上空。人們祈盼着下一次敖包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