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中國有三大革命聖地大家知道嗎?那就是井岡山、延安和沂蒙山。抗日戰争期間,可以說八百裡沂蒙,每一座山頭都燃燒過抗日的烈火,每一寸土地,都抛灑過革命烈士的鮮血。

1938年,先後有徐向前、羅榮桓率八路軍115師深入山東,開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從此到全國解放的11年間,有十餘萬将士犧牲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并且,沂蒙人民參軍參戰,全力支援部隊,正所謂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今天,筆者要講一個感人的沂蒙紅嫂的故事,一個知恩報恩的故事。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那是1941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日軍剛進行了一場萬人的大掃蕩。在沂南縣岸堤村有一戶人家,男的叫李開田,是個窮苦的農民,房屋一間,地無一畝。38歲了還未娶親。

一年前,一個要飯的女人經過這裡,村裡人撮合兩人結婚,女人叫明德英,31歲,是個啞女。沒有房子,村裡人就幫他們在墳地周圍弄了一間茅草房,隻能貓着腰進出,遇到大雨天,屋裡就下小雨,冬天屋裡屋外溫度也差不多。但是好歹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兩人感到很幸福。

這一年,明德英生下了一個兒子,生活依然艱苦,可新生命的誕生讓兩人覺得生活有了奔頭。并且作為革命老區的百姓,夫妻兩人心向八路軍,李開田經常幫助民兵将八路軍傷員送到安全的地方。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這個冬天的中午時分,正在外面曬太陽的明大嫂看到,一名穿着八路軍軍服的年輕的小夥子,拼命朝這裡跑過來。遠處有10多名日軍追趕。明德英的這個房子建在一片墳地旁,有幾百座墳。蒼天古樹一棵挨着一棵,荒草有一人多高。是以小八路會選擇往這裡跑。明德英看見受傷的小戰士氣喘籲籲地奔過來,她便迎了上去。

“大嫂,大嫂”,小八路喊着她。明德英指着自己的嘴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不會說話。她一手抱着兒子,一手抓住小八路的胳膊,把他拉進茅草房。

這個小八路叫莊新民,隻有18歲,是山東縱隊的一名衛生員。日軍掃蕩後,莊新民在突圍轉移的過程中,身負重傷和部隊失去了聯系。此時又遭到日軍的追趕,本來就身負重傷,又疲于奔跑了很長時間,已經累得虛脫。但小莊一見茅草房又窄又小,藏人很困難,怕連累了大嫂,轉身想走。明德英一把将他按倒在床上,用一條被子,從頭到腳把他蓋得嚴嚴實實,自己裝出沒事的樣子,抱着孩子坐在門口石台子上曬太陽。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很快,一群日軍拿着上着刺刀的三八大蓋槍跑過來,他們不由分說,朝着茅草屋裡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麼。就問明大嫂。她很鎮定地示意自己不會說話,日軍打手勢問她看見一個受傷的八路軍沒有,明大嫂朝西山指了指,日軍也沒懷疑,拔腿朝西山追去。

看着日軍消失不見了,明大嫂急忙進屋,看見被子裡的莊新民因為傷口崩裂,血染紅了被子一大片,在加上疾跑,嚴重脫水引起休克。明大嫂一看水缸裡的水已經用光了,去村裡挑水往返也得好長時間,再說自己也走不了,怕日軍再傳回來。此時的李開田正幫助民兵送傷員,沒在家。明大嫂急得團團轉。“哇”地一聲,不滿周歲的孩子啼哭起來,這一聲哭提醒了她。

明大嫂解開衣襟,乳汁一滴一滴地滴進小莊幹裂的嘴裡,他慢慢地蘇醒過來。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擔心日軍傳回來,回到家裡的李開田和明大嫂一起将小莊轉移到了附近的一座空墳裡。明大嫂将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都給了小莊,又将尿罐和便盆放下。就這樣,白天躲在空墳,晚上接他到茅草屋住。

為了給小莊補充營養,明大嫂把家裡僅有的兩隻母雞殺掉,做雞湯給小莊喝。家裡能吃的都吃光了,明大嫂就跑到村裡要些高粱、玉米面回家熬粥給小莊喝。第5天,小莊的傷口化膿,明大嫂一天好幾次用鹽水給小莊洗傷口。半個月過去了,在夫妻倆的精心照料下,小莊的傷口愈合得很快。

小莊要求傳回部隊,因為再待下去,明大嫂家裡啥都不剩了,一家人生存都難。小莊含着眼淚再次感謝夫妻兩人的救命之恩,明大嫂憨厚地笑着搖搖手。她把小莊送到集上,又借錢買了一個鍋餅給他,讓他在路上吃。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時光飛逝。幾年後,全國解放。明大嫂一家先後送兒子、姑娘、侄兒、孫子4位親人參軍。而莊新民那個18歲的小八路已經是廳級幹部。但他時時刻刻沒忘當年明大嫂的救命之恩。莊新民通過沂南縣郵局的幫助,經過多次周折終于找到了兩位老人。

1956年春節,莊新民将他的“老爹”李開田從沂蒙山接到上海自己的家中住了半個月。明大嫂因為看家,走不開沒有來。這半個月中,莊新民全家用最高的禮節來款待李開田。

18歲小八路被日軍追趕休克,啞嫂用乳汁救他,當了大官後報恩一生!

之後的日子,兩家一直保持着聯系。逢年過節,莊新民都還早早地把過節的禮品寄過去。1985年春天,莊新民重新踏上了沂蒙山,此時李開田老爹已經過世,當年的明大嫂也已經70多歲了,背也駝了,皺紋滿臉。兩人相見,隻有淚水在流。明大嫂還記得小莊。這此時的小莊也快60歲了。

1995年,85歲的沂蒙紅嫂明德英去世,莊新民的孩子代表父親專程前去為老人送終。此後每年清明,他們都要來到奶奶明德英的墳前祭祀。明德英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被編入舞劇《沂蒙頌》。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随之傳遍全國,家喻戶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