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1981年正在解放軍醫院進行治療的吳信泉,接到家人的電話,說有一個因為重病到北京求醫的老婦人找上了家門,希望他能給予一些幫助。當時的吳信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指揮員,同時也是進階将領,身居高位。怎麼就會有一個老婦人一定要找到他來尋求幫助呢?感覺奇怪的他緊接着問了一句:“老婦人叫什麼名字呀?”電話那邊回道:“彭秀蘭”。
聽到這個名字後,吳信泉大吃一驚立刻坐直了身子大聲吼道:“快,安排最好的醫生給他進行治療”。随後彭秀蘭就被安排到解放軍醫院接受治療,而這時候中央多個開國将領都收到了吳信泉的通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前往醫院對老婦人進行探視。那麼這個彭秀蘭到底是誰呢?

彭秀蘭,湖南農村的一個普通女人,但她卻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父親,曾是我國多位将軍的直屬上司。彭遨1903年出生在嶽陽縣東南邊的一個小山村,五四運動爆發以後,作為當時的愛國青年他積極的組織示威遊行,在嶽陽組織了許多次的罷工活動,為群衆争取公平。1926年由劉将軍介紹入黨。加入紅軍以後先後參加了反圍剿戰役、井岡山戰役和贛州戰役。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組織敢死隊做沖鋒,多次打下敵軍的據點,創造出以少勝多的戰例,得到了軍部的嘉獎,從排長一直打到了師長。
1933年1月,國民黨軍隊組織了第四次大圍剿。2月10日,彭遨随部隊來到了南豐城外,他奉命擔任主攻對南豐展開進攻。淩晨兩點,他帶領幾個團幹部深入國軍前沿陣地進行偵察,但不幸暴露了目标,遭到敵軍機槍射擊,前額中彈的他就此一睡不醒,時年30歲。
彭師長當時剛剛成家,他犧牲以後隻剩下家中的妻子和女兒。兩人非常痛苦最終留在農村本分的勞作,即便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也沒有要求國家任何安置。直到1981年,彭秀蘭因病重到北京求醫,因為昂貴的醫療費,對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完全無法支撐。彭秀蘭的子女不得不找到了彭遨的老部下吳信泉,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醫院在确認了彭秀蘭的身份後,為老人免除了醫療費用,同時彭遨生前的許多下屬聽到消息後也趕來看望,雖然他們如今都身居高位,但對老上司的敬佩和感激依舊永存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