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堪稱近代中國革命的關鍵轉折點,大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
在這些事件中的關鍵反動人物,除了罪魁禍首蔣介石,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就是許克祥。

1927年5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35軍33團團長的許克祥,在湖南發動了反革命事變,率軍襲擊我黨的湖南總工會、農民協會、農民講習所等等革命組織,一夜之間,超過3000名進步人士被逮捕,上百人慘遭殺害,在接下來的近一個月時間裡,共有一萬多人被殺,制造了舉世震驚的“馬日事變”!
正是這次血的教訓,讓我黨開始醒悟過來:光有革命群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自己的革命軍隊!于是,相繼爆發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那麼,一個小小的團長許克祥,為什麼要發動這場反革命事變呢?
最直接的導火索,是他的老爹在湘鄉縣遭到農民批鬥,田地房屋都被分了個幹淨,惱羞成怒的許克祥,就把怒火發洩到革命黨人身上。
當然,許克祥敢發動這麼性質惡劣的事變,暗中也是得到了蔣介石的支援。
許克祥很早就參加了同盟會,還參加過辛亥革命,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在唐生智的手下一直不受重用,最高隻升到了團長,這時候,老蔣找上了門,對他許下高官厚祿,兩人一拍即合。
然而,許克祥除了膽子大、無底線之外,基本上沒什麼能耐,很快就陷入了被動的局面。1927年10月,許克祥在唐生智的進攻下,敗走廣東,投靠了粵系軍閥李濟深。
然而,這位老兄卻完全不長記性,1928年1月,在得知朱老總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的動向後,竟然又熱血沖頭,一股腦撲了上來。結果呢?由于不熟悉地形,被朱老總耍得團團轉,最後剛要坐下來吃頓飯,又遭到起義軍的襲擊,還沒等許克祥回過神來,背後又遭到胡少海部的襲擊。
這下好了,腹背受敵,眼看兵敗已經無可避免,許克祥隻好撒丫子跑路,喬裝成普通士兵,一路逃回了大學營。
這一仗下來,許克祥的家底被掃了個幹淨,整整4個團幾乎被全殲,而且還丢下了大量的彈藥物資,難怪朱老總打趣地說:“這個許克祥,這是幫我們起了家呀!”從此,許克祥就有了一個綽号:“許送槍”。
這次,也讓老蔣看了個明白,原來自己挖過來的完全是個“軍事白癡”啊,就把許克祥丢在了一邊,不再過問。
一直到1935年,許克祥才爬到了第37軍副軍長的位子,從師長到副軍長,足足用了6年時間,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許克祥的軍事生涯也就這麼着了。
自知再沒什麼盼頭的許克祥,幹脆于1936年辭去職務,隻挂了一個軍事參議的閑差,回家養老去了。
而且,許克祥當年在湖南發動“馬日事變”,早已敗光了人品,如今又失了勢,哪裡還敢回湖南?隻好寄居澳門,苟且偷生,後來在1953年又逃去台島。
老蔣還算可憐他,就給他批了一份養老金,讓他養老,最後在1964年病死,活了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