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在湖南省的西北部,有一個地方叫做張家界市,也就是以前的大庸市。張家界市位于澧水的中上遊地區,處在武陵山區的腹地之中,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但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張家界市這個名字是在1994年才進行更改的,在這之前,這裡叫做大庸市。那麼大庸市為何要改名為張家界市呢?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地方的曆史沿革:

大庸這個地方曆史悠久,在秦朝的時候,開始實行了郡縣制,這裡在當時隸屬于黔中郡管轄。到了漢代,在秦朝郡縣制的基礎上,又設定了封國。在公元前202年的時候,這裡隸屬武陵郡管轄。到了三國時期,武陵郡改為了天門郡,大庸的地界又歸屬了天門郡管轄。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到了唐朝,這個時候的全國行政區劃變成了十道,當時的大庸隸屬于山南道管轄。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大庸地界隸屬于楚國管轄。

到了宋朝,這時候的全國行政區劃又變成了二十三路,現在的張家界市地域隸屬于當時的澧陽郡管轄,在當時叫做慈利縣。到了元朝時期,當時的全國行政區劃是設定了十一個行省,在公元1277年的時候,設定了澧州路總管府,慈利縣就是隸屬于澧州路總管府管轄。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明朝的時候,當時的行政區劃又變成了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在公元1369年的時候,把當時的慈利州改成了大庸縣,屬于當時的澧州管轄。

清朝的時候,全國的行政區劃變成了二十三個行省。公元1730年的時候,實行了改土歸流,澧州變成了直轄州。民國時期,現在的張家界市地界歸屬于辰沅道管轄。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大庸先是隸屬于永順專區管轄,後來又歸屬于湘西苗族自治區管轄。到了1985年的時候,大庸縣被廢除,成立了大庸市,這個時候的大庸市屬于縣級市。到了1988年的時候,經過國家準許,成立了地級大庸市。又到了1994年,大庸市改名為張家界市。

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1994年改名,為何說是湖南改名最成功的一個市?

至于大庸市改名為張家界市的原因,不難看出,就是為了提高知名度,發展旅遊的原因,原名默默無名的大庸市改名為張家界市以後,知名度果然大大提高,對當地的旅遊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