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在跨年時刻,争奇鬥豔的各種平台直播活動中,一場文學的直播,像一股清泉汩汩而流,沁人心脾,又像一把火炬,在寒冬的夜晚為人們帶去溫熱的火光。2021年12月31日晚7點半,在年曆即将翻新的特殊時刻,人民文學出版社邀請到18位重量級嘉賓以文學之名相聚在一起,舉辦了一場“文學·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文學跨年盛典”的直播,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為全國讀者呈現了一場長達5個小時,全網總觀看量突破千萬次。雖然文學,尤其是純文學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是小衆的,但是通過新媒介技術,文學也正在破圈,收獲更多的知音。

左起:賀超、朱永新、李敬澤、梁曉聲、曹文軒
李敬澤、李洱、曹文軒、止庵等作家,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康震,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陳更等出現線上下活動現場,莫言、馮骥才、閻晶明、阿來、格非、蘇童、東西、董卿、馬未都、葛亮等近50位中國作家以及法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則以視訊的形式為全國讀者送出新年祝福。這場直播分别以“文學的力量”“經典的魅力”“閱讀的盛宴”“青春的希望”四個主題展開精彩、深刻的文學對談。
李敬澤:通過文學,“我們有為自己建立一個意義世界的能力”
在“文學的力量”主題論壇中,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作家梁曉聲,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展開交流。李敬澤從漢字“文”的意義之獨特角度分享文學之重要:“這個‘文’意味着我們有想象力,我們有為自己創造一個世界的能力,我們有為自己建立一個意義世界的能力。是以在這個意義上說,文學确實重要,是因為在這個‘文’中,文學是特别特别基本的,在各個文明,文學在大的‘文’中是基本的。”
在朱永新看來,文學有着無可取代的力量,“作家把我們生活的場景用文學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以每個人從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或者找到自己周邊的人……是以它的情感性特别強,它的力量在整個人文科學裡也有它的獨特性。”
梁曉聲與大家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由一個迫于家中壓力的“逃學鬼”,因為一篇意外被發表的作文開始走上文學之路的。曹文軒談及文學的力量之一是培養悲憫情懷:“文學本來就是感情的産物,文學從來就是講悲憫精神和悲憫情懷的。”
人文社還特别邀請青年作家笛安、江南、孫頻以及漫畫家白茶錄制“問題盲盒”短視訊,以場外提問的方式參與盛典。
康震:最傑出的經典文學家會重新整理你對自然的認知
生活時時刻刻都在更新,亘古不變的就是經典的魅力。從氣象萬千的唐詩宋詞到各具魅力的四大名著,從文藝複興時的莎士比亞到20世紀的卡夫卡,經典總能讓我們沉靜下來,傾聽内心的聲音。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談起《紅樓夢》的魅力:“有人說像《紅樓夢》這樣的偉大文學經典,要像終身戀人一樣伴你終生。《紅樓夢》對很多中國人來講是讀不膩的,它已經超出一般的文學作品和我們的關系,《紅樓夢》似乎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以才有說不盡的紅樓夢這樣的說法。”
康震(中)等嘉賓
當被問到當今人們閱讀經典的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以李白的詩作為例獨到解答:“世界上自從有了瀑布這種自然現象,就會有文學家不停地去寫它,但是隻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重新整理我們對瀑布的印象……最傑出的經典文學家會重新整理你對它的認知,進而使你對它産生新的情感。”
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傅雷翻譯出版獎主席董強認為,在他心中能夠被稱得上經典的文學具有這樣的特質:“他肯定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采取獨特的視野,用獨特的文字,給你展開一個獨特的世界,有了他以後,你就覺得後來的所有人,出不了他已經打開的那個疆域,甚至是在重複他。這樣的人、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是經典。”
陳更分享了經典文學對于她的意義:“我們常常說讀史使人明智,而經典就是最溫暖的、最迷人的、最有人情味的曆史……我們要和整個曆史長河裡最優秀的人交朋友,通過讀經典可以與他們隔紙相望,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對話,讓這些經典照耀我們的心靈……讓自己擺脫俗氣和平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也從8000公裡外的法國通過視訊與中國讀者見面。
翻譯大家暢談“閱讀的盛宴”
北京大學教授趙白生是北大第一位給研究所學生開設非洲文學專題研究課的教授,談及2021年“世界文學的非洲年”現象,他說:“我們談非洲的時候,刻闆印象度特别高……但是我想說,南非這個國家,5200萬人口,一共出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你能想到嗎?這樣的非洲,你了解嗎……”他還通過大螢幕介紹了五位2021年獲得國際文學大獎的非洲作家。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文铮帶領大家回顧了但丁與中國讀者的淵源:“但丁的《神曲》第一次走進中國人的視野,北大的錢稻孫先生第一個翻譯《神曲》……但他是用楚辭體翻譯的,發表在當年《小說月報》上,整整一百年。是以今年除了紀念但丁逝世七百周年,還是紀念中國人讀到《神曲》的一百周年。”
作家、學者止庵向讀者推薦瑞士德語作家、劇作家迪倫馬特所著偵探小說集裡的《承諾》(也譯《諾言》):“非常精彩的小說,是關于人類的一個特别重要的事情被他寫了——當我們用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可能适得其反,你越努力可能越錯……在我看來,沒有類型文學和純文學這種嚴格區分,我覺得這就是非常進階的純文學,非常好看。我喜歡看的書,第一是非常好看,第二是看完讓我們深思。”
作家現場同台即興創作 看誰的“腦洞”大?
這場直播受到讀者點贊:神奇的文學
“青春的希望”對談版塊由一個大開腦洞的即興創作遊戲開啟。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根據抽取到的三個關鍵詞現場創作了一篇精彩的科幻故事:“李白是唐朝人,也死于唐朝,他死的時候從船上掉下去,在水裡面淹死的。但是他不知道——他掉進水裡暈暈乎乎,等醒過來的時候,這一年是2122年,他發現他不是在地上,是在空中,是在天宮空間站那樣一個地方……”
作家崔曼莉的即興創作則圍繞小王子展開:“……于是在這一天,巴黎下着雨,小王子明白一件事情,雖然他沒有喝滿100家咖啡,但是如果你想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便整個地球都不存在,或者已經沒有人再呼應你的時候,你依然可以存在,因為小王子的存在,是以在下雨的巴黎,在地球上還有一個咖啡館存在。”
作家、《當代》副主編石一楓分享了成為作家的緣由:“我小時候沒有什麼職業設計,那時候真是一頭霧水,生活都是糊塗的,也沒想到要幹什麼。當作家是因為在雜志社當編輯,看人家寫,有時候跟人家商量怎麼改,商量久了,我說自己也行,就當作家了,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這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文學盛宴,雖然長達五個多小時,但因為嘉賓們妙語連珠、金句頻出,又有文學遊戲、多語種朗誦等精彩環節,大家聽文學對談、參與互動猜謎、點贊、留言忙得不亦樂乎,彈幕裡“沒聽夠!神奇的文學!”“明年一定要繼續辦!”等喝彩刷不停。 活動結束前,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率人文社全體上司班子成員以何其芳詩歌《生活是多麼廣闊》迎接2022年的到來。 “生活是多麼廣闊,生活是海洋……去以自己的火點燃旁人的火,去以心發現心……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