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四百多年前,一位在中國生活了28年之久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在他的劄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描述:“中國人自己過去曾以許多不同的名稱稱呼他們的國家,将來或許還另起别的稱号,從目前在位的朱姓家族當權起,這個帝國就稱為明。”而正如這位外國友人所說,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程序中,随着建國開朝、興亡更替,出現過許多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就是我們所說的朝代名稱。

按照慣例,随着每個朝代的更替,國号也在不斷地變換,那麼古代外國人都是如何稱呼中國的呢?根據我國的文獻記載,我們都能叫出很多其它國家的古代名字,比如印度曾經叫天竺,伊朗曾經叫波斯,越南曾經叫交趾,日本曾經叫東瀛等。當然,這些隻是從我們的角度出發的一種叫法,他們自己則另有稱謂,就好像我們自稱“中國”,而别人稱呼我們“China”一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古代的外國人是如何稱呼我們的吧!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第一:契丹

在中亞和東歐的很多民族都習慣稱呼中國為“契丹”,英語中有時候也會用“Cathay”一詞來稱呼中國。“Cathay”即來源于契丹,契丹人作為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曾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遼朝(也稱大契丹)。契丹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溝河。當時,遼朝的軍事力量可謂強大,就連中原王朝都處于臣服的狀态,其影響力更是涵蓋了西域諸國。

長此以往,在唐朝滅亡之後,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将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兵書中,還将中國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羅斯等衆多國家稱呼中國直譯過來是“契丹”(Kitan)。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俄語名稱,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契丹人民共和國”。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第二:賽裡斯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缫絲的國家,自西漢時起,中國的絲綢就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産品。是以,在古代希臘和羅馬的著作中,稱中國為Seres,意思是“絲國”,缯絹國,衣冠文物之地。

據說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執政官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國絲袍去看戲,豔麗華貴的中國絲綢吸引了戲場觀衆,人們紛紛站立圍觀,贊歎不已。而後中國絲綢不斷輸入西方,立即博得了西方各國富裕階層的高度贊賞,都把中國絲綢視為無上珍品。但那時西方并不了解絲綢産于何處,更不了解絲綢是怎樣織成的。古時謬傳絲是由樹葉或竹葉制成的,連有名的曆史學家也僅推斷出絲是來自于一種動物身上。後來從販綢者那裡得知,這種名貴的絲綢來自東方的一個大國,但不知稱謂,故稱之為“賽裡斯”,希臘語就是“絲之國”的意思,一直流傳至今。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第三:支那

“支那”一詞起源于古印度。在中國古代的曆史上,和我們發生接觸、文化交流最頻繁、文獻記載保留最多的國家,莫過于印度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在史料《大唐西域記》就有一段記載:“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餘裡,印度所謂摩诃支那國是也。’”而這裡的“摩诃支那”,意思是“大支那”或者“偉大的支那”,有非常尊崇的意思。

确實,“支那”一詞,從其誕生的最初來看,其實并沒有歧視、侮辱、蔑視中國人的意思。後來佛教傳入日本,日本受佛經影響,開始稱呼中國“支那”,但當時隻是音譯,沒有感情色彩,就連在日本留學的孫中山、章太炎、宋教仁等革命志士也自稱是支那人(中國人),以此表示與腐朽的清王朝的決裂。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支那”一詞的褒貶變化是從清末民初開始的。

到了甲午戰争之後,日本打敗滿清王朝,對中國的敬畏之心更是蕩然無存。明治維新之後,“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普遍使用,其中所帶有的勝者對于敗者的輕侮情感也逐漸濃厚起來。對此,中國民間也逐漸開始意識到“支那”一詞中的輕蔑,是以對這個詞語的反感也日趨強烈。

到1930年,中國外交部正式發出明文規定:今後凡載有“支那”二字的日本公文一律拒收。但後随着抗戰的爆發,日本外務省又開始追随軍部使用“支那”稱呼中國,稱“蘆溝橋事變”為“支那事變”。

最終“支那”一詞在日語的口頭表述中消失,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中國敢于出兵北韓,并使美國輿論驚呼遇到“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時,戰後普遍對美國頂禮膜拜的日本人不能不深感震驚!他們對過去數典忘祖而一度輕蔑的神州古國重新産生了敬佩之感,“中國”一詞就此真正成為日本人平時的口頭語言。

古代外國都是如何稱呼中國?叫法五花八門,其中日本最讓人可恨

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在古代被外國叫法可謂五花八門,但大多都是對東方古中國的向往和尊崇之意,唯有日本最讓人可恨,帶有輕蔑的色彩。不過,随着現代中國日益強大,中國也有了自己的專屬名字,英文“China”一詞,就是因為十七世紀的時候,中國景德鎮的精美陶瓷在英國等歐洲各國備受歡迎,而英文中“China”一詞就是陶瓷的意思,是以歐洲人把中國叫做“China”,久而久之,China這個名字就流傳下來了,也作為中國的英文名一直沿用至今。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