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術前餓得慌,能吃一口嗎?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南醫院麻醉科 高新躍 黃朝朝

“醫生,我好餓啊,餓的心發慌。”一位中年婦女走進内鏡室,看到麻醉醫生趕緊改嘴着急的說:“我沒吃,也沒喝水,真的沒吃沒喝” ,原來是她聽到面前的幾個醫生護士着急的問情況後,又再次回應道:“這幾天都是吃點稀飯,昨晚吃了瀉藥,我就是再餓得慌,也要堅持忍一下,畢竟檢查出結果來更重要。”

麻醉醫生松一口氣道:“還好你沒吃東西,不然錯過這次檢查,下次再預約會耽誤時間的。”

“醫生,你放心,我了解麻醉前不能吃東西喝水,會影響安全的,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注意,怎麼能不聽醫生的話呢?”患者麻醉前自語道,随後進入夢鄉完成内鏡檢查操作。

手術前餓得慌,能吃一口嗎?

麻醉前為什麼一定要強調不能吃飯喝水嗎?

一般而言,麻醉醫生會在手術前訪視患者,詢問病史、既往身體狀況以及一些必要的體格檢查,最後會交代患者從什麼時候開始直到手術前都不能吃東西喝水,術前吃藥的話也是喝一口水把藥片沖下去就可以了。遇到病人猶豫或者不懂時,麻醉醫生會反複強調,病房護士也會再次強調。

這麼多人強調患者術前不能吃東西,萬一患者餓壞了怎麼辦?特别是小孩子,餓了會大哭大鬧怎麼辦?

這其實與我們的胃密切相關,我們的胃就像一個可以伸縮的袋子,食管和胃的連接配接處有括約肌,它像一根橡皮筋。正常情況下,這個橡皮筋會牢牢紮住胃的入口,胃内的食物就不會反流出來,但是在麻醉狀态下,括約肌會變得松弛,橡皮筋的作用失效,食管和胃之間的連接配接變得通暢,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樣,紮不緊袋子。

若我們術前剛吃完東西,袋子裡滿滿食物,麻醉下容易導緻術中胃内容物逆流而上,通過食道反流到口腔,同時,麻醉會抑制吞咽和嗆咳反射,導緻反流到口腔的食物容易被誤吸入氣管和肺内,導緻吸入性肺炎。

如果吸入量大的話,尤其是胃内容物裡含有大量的胃酸,一種強度很高的酸性液體會腐蝕氣道黏膜導緻呼吸不暢、甚至急性呼吸衰竭,要知道人類靠着氣管和肺髒進行氧氣交換,出現呼吸衰竭往往很難搶救成功!——這就是飽胃時的麻醉風險。而術前禁食禁水的目的,就是通過“餓肚子”的方法,盡量減少胃内容物和抑制胃酸分泌,以降低麻醉過程中的反流誤吸風險。

手術前餓得慌,能吃一口嗎?

那麼,麻醉當天是不是必須“滴水不沾”呢?

根據美國麻醉醫生協會(ASA)和中華醫學會的有關指南,目前認為,麻醉手術2小時前可飲用少量清水飲料,但總量要嚴格控制在5ml/公斤體重(或總量300ml)以内。清水飲料是指白開水、碳酸飲料、糖水、清茶,也包括無渣的果汁。含酒精的液體、母乳、牛奶及配方奶,不屬于清飲料,它們屬于流質食品。

對于食用固體食物的成人或兒童,需在手術前至少6小時停止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包括面粉和谷物類食物。應在手術前至少8小時停止進食不易消化的固體食物,包括肉類,雞蛋和油炸類食物。

對嬰幼兒而言,需進食母乳、牛奶及配方奶。母乳比牛奶及配方奶更容易被胃排空,是以,嬰幼兒最後一次進食母乳應在手術前4小時,牛奶及配方奶則在手術前6小時。

手術前餓得慌,能吃一口嗎?

科學禁食禁飲

以上的禁食禁水的時間,隻是一個指導性原則,不同年齡、不同手術的患者的禁食情況,要在麻醉醫師的指導下,正确科學的禁食禁飲,防止過度強調禁食時間而導緻低血糖的發生。另外進入手術室後,麻醉醫師通過打點滴,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和電解質,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需求,不再會感覺“餓得慌”啦。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解密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