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2022年來啦,《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如何看待過去的一年,對于新的一年有何期待,又有什麼想對讀者朋友說的呢?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夏志宏

《知識分子》總編輯、數學家

2021是非常特殊和令人焦慮的一年,在希望與失望的交錯狀态中緩慢度過。疫情仍在蔓延,年初疫苗帶來的曙光被夏天的德爾塔和年末的奧密克戎一點點遮去。

疫情所帶來的全球性危機特别彰顯了科學與理性的重要。在危機時刻,科學與理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偏激與謊言在新媒體大大小小的泡泡裡像病毒一樣蔓延。但這些都是暫時的。曆史一次次證明,機遇總是伴随着危機。随着疫情的結束,極大的機遇即将到來。新的一年裡,也許疫情不會完全消失,但有迹象表明2022年會有轉機。疫情後全球科學将迎來一個迅猛的發展時期,我們能否抓住這個機遇,要看全民的集體智慧,而知識分子在其中的作用将至關緊要。

我堅信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素質——堅持理性而非偏激、尊重科學而非權威——将再次使他們成為時代的擔當。新的一年裡我期望科研環境将得到進一步改善,提高對年輕科學家的尊重,以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我期望少一些對科學的行政幹擾,包括各種評估、評獎、評審,使學者們靜心學問。我期望能建設獨立有效的誠信機制,使浮誇造假之風得以遏制。

科學的發展依賴于教育、文化和群眾的科學認知。6歲的《知識分子》将秉承科學、文明、智慧的理念迎來新的一年。感謝讀者一如既往的支援。《知識分子》承諾繼續以客觀、公正、獨立的方式給讀者帶來科學進展、科學思想和科學辯論,也希望讀者能繼續支援、協助我們的平台,廣泛傳播科學,使文明、智慧、理性成為大衆文化的更重要的組成部分。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周忠和

《知識分子》總編輯、古生物學家

2021年,我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喜憂參半”。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陰霾下,無論是全球經濟、大國關系、全球氣候,還是普遍百姓的工作、生活無不蒙上一層陰影。從德爾塔,到奧密克戎,新冠病毒不斷變臉,在對現有疫苗防護效果的擔憂下,新冠特效藥的橫空出世給了我們回歸正常的希望。聯合國氣候大會在争吵之後,還是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中美關于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無疑成為會議的亮點。 在國際科學研究領域,韋伯望遠鏡的成功發射,“毅力” 号登陸火星,AI技術以驚人的準确率預測蛋白質結構;然而美國政客們發起的“中國行動計劃”借鐘馗打鬼,讓中美科技合作的前景堪憂。 中國科技界也捷報頻傳,“祝融” 号成功開創探測火星的征程,月球采樣成果發表,空間站步入了有人長期駐留的時代,量子科學不斷實作新的超越,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器首次 “發光”,實作單分子超高時空分辨成像,觀察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等,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 然而,長期困擾中國科技界的問題依然頑固地存在:科研人員的減負如何真正實作?科學文化的建設依然路漫漫而修遠。

2022年,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即将正式實施,令人期盼。科普法的修訂也将被提上議事日程,期待國民科學素質的建設能夠穩步前行。然而,我們還有太多的期待:消滅新冠病毒希望渺茫,期待來自中國的核酸疫苗和特效藥,幫助我們科學地與病毒共存,也期待疫情的管控中融入更多科學的元素;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及穩定支援,不能一直停留在檔案與口頭上。

2022我們也有太多的問題,期待滿意的回答:科技評價制度改革如何真正實作?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何時完成?雖然科學文化的建設非一日之功,論文撤稿的風波能否稍稍平息?學術道德何時真正成為科學研究的一道紅線?對待科學,我們更期待少一分功利,多一分純粹;少一篇論文,多一項原創;少一句口号,多一個實招。

新的一年,希望《知識分子》的讀者朋友們與我們一樣,始終對社會以及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保持樂觀。2022年的路依然不會平坦,新冠疫情的陰霾不會瞬間消失,但生活還要繼續,我相信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國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希望。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毛淑德

《知識分子》總編輯、天文學家

2021年,時光飛逝,現實交織着疫情陰影下的種種光景,充斥着兩年前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各類魔幻現實。似乎已經習慣了時張時弛的防疫措施,大部分時間都拘在校園一隅,竟未意識到時光匆匆。

現在回想起來,最為難忘的大概是年初的青海之行。踏上冷湖賽拾什騰山4200米的高峰,一眼望去,這塊祖國西部的疆域遼闊無垠,仿若通往宇宙的盡頭,未來追逐宇宙晨光的許多望遠鏡将在這裡落地生根,真正搭建起一個遙望宇宙的視窗。

2021年也不是沒有收獲,和學生一起發現了幾個迄今品質最小的太陽系外冷行星,在探索宇宙方面邁出了一小步,也是今年最為開心的收獲。2021之尾以韋伯望遠鏡的升空而結束,對我來說應該說是悲喜交集:喜的是人類又多了一個觀天利器,悲的是我國與世界天文強國在紅外波段的觀測能力差距越來越大,情何以堪!

即将到來的2022年,雖然大機率還是難以摘下口罩,但并不妨礙我們繼續仰望星空。即使科學之路漫漫,還是希望中國科學界能對年輕科學家多一些寬容和鼓勵的聲音,少一些條條框框;多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科學發現,少一些在國際期刊上的“撤稿”!

也希望《知識分子》的讀者朋友們能夠通過《知識分子》這樣一個傳播科學理念、科學思想的平台,擷取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資訊,未來可以更為理性、科學、獨立地的看待問題,願意也能夠去傳播對于這個世界的關注與善意,哪怕最終踐行者不過凡幾,也不枉知識分子這一場熱鬧!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2022年,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新年願望。《知識分子》将随機抽取三名幸運讀者,贈送湖南科技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價值258元的《愛即生命——史蒂芬·霍金誕辰80周年紀念禮盒》。

2022,《知識分子》三位總編輯的新年願望

禮盒的内容包括:《史蒂芬·霍金:友誼與實體學的回憶》1本;2022霍金誕辰80周年官方台曆 1個;霍金星空拼圖(500片)。

2022.1.1祝讀者朋友們元旦快樂!

制版編輯|王樂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