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自閉症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效果就越好。

于一個自閉症家庭來說,“接受自己孩子的缺陷有多難?”一度成為無法回避和艱難的抉擇。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我們常說談虎色變,現在很多人提起自閉症也是一臉恐慌, 覺得它是一種不治之症。那麼,自閉症真的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嗎?其實不是的,真實情況是這樣:

1、半數自閉症患兒智力在正常範圍内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過去,當醫生給孩子作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診斷時,許多家長當場淚崩、癱倒在地,覺得孩子的一輩子完了。現在,這個觀念應該改變了。自閉症患兒雖然行為刻闆重複,興趣狹隘、存在社交溝通缺陷,但也有自己的優勢。很多孩子記憶良好,對科學、藝術等有超出尋常的自發的興趣。我 們應該挖掘他們的長處,因為不是每個患兒都是重度自閉症。有大概50%的患兒智力在正常範圍。

2、去污名化:非自閉“症”而是自閉“者”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随着自閉症譜系”這一-概念的提出,大約50%的輕度自閉症被确診。自閉症孩子的未來遠不像過去人們想象的那麼悲觀,相反,他們的未來充滿 希望。即便是低功能自閉症患兒(智力低下者),隻要早發現、 經過科學的幹預,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尤其是那些成年後才被診斷出自閉症的患者, 他們反對被稱為“自閉症,而認為自己僅僅是自閉者"。自閉者成年期成為精神類殘障人士,更重要的原因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社會環境不夠寬容。

3.孩子被确診為自閉症,家長不要過度悲觀

【知識普及】自閉症可怕嗎?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呢?

孩子被診斷出自閉症後,家長無需過度悲觀,但一定不可大意。一位自閉症專家表示:“我們堅持捍衛特殊兒童與衆不同的權利,但也強調對能 力障礙兒童的全面認識和幫助,目标是要讓所有孩子都得到最佳結果。”自閉症孩子出現一些早期症狀之後若能及時補救,家長帶孩子做科學的幹預訓練,保證一定的強度并持之以恒,會有很好的康複效果。

從病裡角度講,自閉症是無法治愈的。自閉症是神經系統共濟失調,廣泛性發育障礙。所謂障礙就是這部分功能缺失或者缺損了。自閉症孩子缺損的部分是以社交為核心障礙的部分,這部分缺損是看不見的隐形的神經系統部分,它就像盲人缺失了眼睛功能,聾人缺失了耳朵聽的功能,肢體殘障缺失了手或腳一樣,不管是盲人、聾啞人還是肢體殘障人士,他們缺損的部分不會因為康複訓練而重新長上新的眼睛、耳朵和肢體,但是可以在如助聽器、假肢等輔助下基本完成感覺聲音和輔助行走的功能。同理,自閉症缺損的部分雖然是我們看不見的神經系統故障,但是原理一樣,自閉症人士缺損的核心部分也是無法重新長出來的,從這個角度講自閉症目前是無法通過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治愈的。

但是,我們通過科學系統康複訓練,許多孩子尤其是将近一半智力正常或者受損不大的孩子,可以在認知了解、經驗等協助下,獲得社交功能,孩子其它能力如運動、精細、語言等随着社交能力提升,重建立立起模仿和互動能力,模仿和互動是人學習的方式,那麼孩子在模仿和互動中獲得能力進步,随着孩子各方面能力越來越強,特别是針對性系統性思維訓練後,孩子認知上的理性邏輯思維分析推理彌補需要靠先天性的直覺社交的不足,獲得功能的補償。

是以,從功能補償上講,越來越多的自閉症認識通過科學系統幹預,特别是早年的系統幹預,自閉症恢複和融入社會普通環境的程度越來越高,成年後的自閉症相當一部分可以實作生活自理,少數可以完成輔助性自立,成為有社會價值的有尊嚴的獨立的人。

看過這篇文章後,希望大家了解,自閉症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可怕,它并不是一種不治之症, 自閉症孩子也不是無可救藥。

END

關注我們

讓孤獨不再孤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