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日前,2021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年度之聲在天津召開。
面對疫情反複、晶片短缺、供應鍊體系漏洞等狀況的發生,行業專家、車企上司共同探讨了雙碳目标下汽車行業未來将如何發展,研判未來汽車産業的發展方向。

産業融合态勢加劇
回顧即将過去的2021年,幾個重要場景讓每一位“汽車人”都記憶猶新:晶片短缺,車企老總親下火線“搶”晶片,博世副總裁徐大全被逼到發朋友圈“想跳樓”;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首次突破300萬輛,動力電池企業開啟“全球礦産争奪戰”;小米、百度、華為等網際網路公司直接或間接加入造車新勢力的陣營,傳統車企轉型更新之路迫在眉睫……
近段時間以來,産業間的互相影響已經成為常态,“蝴蝶效應”一觸即發,隐形的“新冠病毒”與無色無味的“二氧化碳”正在不斷侵襲全球經濟,汽車産業也未能幸免。而效應的蔓延何時休止,誰也無法做出精準預測。
現階段,我們身處于人類曆史上最重大的能源革命期,雙碳目标正在重塑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在這場脫碳競争中,我們也經曆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繼續提升至12.7%,全年有望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指出,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基本實作了從政策驅動為主,向市場拉動消費為主的轉換。預計2022年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500萬輛。
推動汽車供應鍊有序向前
市場需求決定着産業發展趨勢與方向,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産業對于供應鍊的需求也在加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認為,去年以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過去幾十年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序列生産、分工協作供應鍊在新冠疫情和頻發的自然災害面前,暴露出脆弱的一面,晶片就是典型的代表。
竺延風指出,在堅定不移迎接挑戰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雙碳是一項複雜工程和長期任務。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協同發展是現階段的現實選擇。
那麼汽車供應鍊應該如何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給出這樣的觀點:堅持創新發展、加強深度融合、共同破解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最終推動汽車與汽車晶片産業鍊的融合發展。
竺延風對此也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加快建構五化趨勢下安全可控的産業鍊生态,融合發展的生态,強化晶片、作業系統等關鍵領域的本土化布局;二是要大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掌握核心技術和資源,為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做好技術準備;三是積極落實雙碳目标,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從政策引領進入市場引領的新階段。
現階段,我國半導體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明顯,汽車和半導體産業協同不足,缺乏連接配接兩個行業的國核心心Tier1企業。作為國内車企,敢于上車先嘗先試先用國内晶片,才是一條切實可行的破局之路。
打造民族汽車品牌向上之路
外憂内患之際,自主品牌還面臨着品牌向上的艱巨任務。
中汽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汽車消費者研究部部長、消費者研究洞察領域專家楊靖分析稱,由于受過去國産品牌的刻闆印象的影響,民族品牌并不是走在潮流的前沿。是以他們在推出中高端産品時,品牌商顧慮市場不認可,價格不能達到預期,采用了非漢字的展示方式。尤其是,民族工業在過去的發展中遇到了一些難題,不同行業的民族品牌都想向上,都在嘗試不同的向上路徑。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辛甯表示,要想實作品牌向上,不僅要解決産品的核心競争力,也要解決與使用者的溝通、互動能力,品牌向上在研發和制造方面,需要由内而外進行修煉,提高産品的硬核實力,打通産業鍊,實作融合發展。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也道出類似觀點,他認為現在新一代的客戶,和過去傳統客戶不一樣。過去,車企一直都是在開發,開發性能、開發技術、開發成本、開發品質。到今天,變成開發情感、開發生态,更多的是開發年輕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開發不同的需求。
尹同躍特别指出,車企應把客戶需求作為原點,也作為終點,迅速将社會上出現的最新技術、最新場景,轉變為産品賣點。這才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深度擴充。
面對不知不覺的行業變革,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總裁吳保軍也對此深有感觸,生态的重構打破了傳統的零售模式,擊碎傳統4S店功能合一,集中在汽車廠或者汽車一條街的銷售模式,讓4S店各項功能和服務都分開,分布在客戶和使用者的身邊,随處可見。
在共享共創平台,在零售業态創新、科技發展、消費更新的共同作用下,服務業态告别一站式模式,開啟靠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場景進行碎片化服務。對于汽車行業來說,主機廠的身份也開始發生轉變,從傳統的交通工具提供者,開始向出行服務生态供應商轉變。
未來,車企向使用者提供的産品将不局限于實物車,甚至會延伸到現在行業中常說的移動空間和車生活的場景中。
不管是從政府,還是行業層面來看,民族品牌向上都已經刻不容緩,而車企也面臨着身份角色的深刻變革,如何提升汽車品牌整體競争力,為建設汽車強國做出應盡之力,是每一家車企需要思考的當務之急。
結語:
“融合”“競争”“發展”,是這次論壇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詞語,也昭示着汽車産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伴随着新一輪能源革命的深入,智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各方産業融合發展态勢已經不可阻擋,堅定信心,找準方向,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