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建材都是木頭,為何能屹立六百年,不會腐爛?

故宮所在地位于北京,明成祖永樂四年,永樂皇帝開始下令修建,一直修建了十八年,直到1420年才算修建完畢,到現在已經足有600多年。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曆經十幾年才修建成功,可知修建的工程量之龐大,所需材料之繁多,而在當時從哪裡找來這麼多木材用以維持故宮的修建呢?

故宮建材都是木頭,為何能屹立六百年,不會腐爛?

在當時這些建築物所建造的材料用的都是木材,但是建造這麼多房屋的木材都是來自哪裡?并且曆經幾百年還不會腐爛?

要知道在北京所處在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并且氣候也不适合大量木材的生長,是以紫禁城的修建要想就地取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于是當年的官員分别去各個地方督辦此事 籌集建造紫禁城所需要的木材,工部尚書宋禮在四川等地,刑部侍郎金純、吏部右侍郎師逵在湖廣籌集,戶部左侍郎古樸在江西督辦,禦史劉觀在浙江,參議柴車負責福建。因為木材需要量太大,皇帝又在雲貴、交趾(越南)等地下令籌集。優質的木材大量存在于深山老林、人迹罕見之處,是以木材的開采是可謂是困難重重。

故宮建材都是木頭,為何能屹立六百年,不會腐爛?

這些木材被伐取後,但當時交通運輸技術落後,這些木材是怎麼被運送到北京呢,這要得益于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智慧,木材通過河流最終送到了北京。

故宮曆經了六百年沒有腐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木材的選取,紫禁城木材的選取的都是優質的木材,標明的木材為楠木、杉木、桧木。

就是因為這樣,極其珍貴的金絲楠木在明清兩朝被砍伐殆盡,木材的優質決定了其不易被腐蝕,例如金絲楠木,一顆好的金絲楠木長成的時間大約為兩百多年,其木質質地十分堅硬,不畏懼水浸和蟲鼠的襲擾。

并且當時的工匠會在木材上面刷上厚厚的漆,這樣更加使木材多了一層保護。故宮至今還存在,還與當時優秀的建造技術有關,當時的工匠充分考慮到了故宮的排水問題,是以故宮根本不易積水,是以木材不會在水中浸泡,進而也難以被腐蝕到。

故宮建材都是木頭,為何能屹立六百年,不會腐爛?

除了以上各個方面,故宮的不易腐爛還和所處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地處北方,十分的幹燥并且通風環境十分良好,并且氣候也很寒冷,蟲蟻難以生存,是以自然不會找上故宮的麻煩。

并且故宮作為明清兩代君主生活工作的地方,每一代的皇帝都可能會對其進行修繕和維護,到了康雍乾三代更是對故宮進行了大修,是以有了這樣的細心維護,故宮的儲存程度當然十分良好。

時間進入到了現代,我們也對故宮進行了多次的修繕工作,并且成立專門的部門去做故宮的維護工作,現在封建君主早已從故宮中搬出來了,故宮不是私人的東西,而是屬于國家屬于民族的,故宮作為一個博物院讓人們參觀學習,故宮作為曆史的見證者,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輝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