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在中國”,是寶馬2022年“迎新年線上年會”主題,真摯而感性。
這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寶馬集團近期宣布的中國戰略更新。戰略強調“中國優先”,即在新産品開發中,寶馬将優先考慮中國市場需求,不斷強化與中國夥伴的共創共赢。展望2025,寶馬集團将在中國加速推進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與中國保持同頻共進。
“中國優先”,寶馬的表态,既源于中國市場地位的舉足輕重,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寶馬集團每三台汽車就有一輛傳遞給中國客戶,即1/3市場在中國;更基于寶馬集團的共識——“中國的動向,将引領世界的方向”,這也是12月16日寶馬集團全球财務董事彼得博士線上上年會分享的觀點。
沒錯,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明确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目标。當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上司者,數字化發展的關鍵驅動力,站在為未來而戰的路口,寶馬集團毫不猶豫地“将企業戰略與中國發展目标保持協同”,是極富前瞻性的選擇。
重要的是,寶馬集團與中國同行,并不隻停留于新車的投産,而是立足于全産業鍊,在本土化創新上“動真格”,是真正地“以中國為家”。
電動化加速,江蘇張家港工廠建設中
“中國優先”原則,在寶馬的電動化布局上,清晰可見。每一環節,都聽得見“中國使用者”的聲音、看得到“中國夥伴”的身影。
融入中國使用者期望的寶馬電動汽車将接踵而至。2021年,BMW iX3預計銷量可達2萬輛。2022年,BMW品牌在中國将呈現5款純電動車型,包括創新BMW iX、創新BMW i4、純電動BMW 3系,以及一款純電動豪華轎車。到2023年底,寶馬在中國的純電動産品将達到約13款……
創新BMW i4
寶馬的電動整車新工廠正在建設中。據悉,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設在江蘇張家港的工廠已步入正軌,廠房建設、産品研發等如期推進。
在電動出行上下遊産業鍊,寶馬不斷深化與國内優秀電池企業、能源公司和高科技企業的合作。2017年,華晨寶馬在豪華品牌中第一個建立動力電池中心,已累計生産動力電池超10萬台。至2021年底,BMW聯網的公共充電樁将達36萬根。
寶馬未來車型的開發将優先傾聽中國使用者心聲。據悉,寶馬集團将于2025年釋出的“新世代”車型,具備完全重新的IT和軟體架構、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以及貫穿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續理念。在其開發過程中,将把中國市場需求置于首位。
數字化活躍,在南京擴充創新布局
寶馬在中國的數字化創新貫穿研發、生産、車輛智能化和數字化服務各個領域,極富開創性。
寶馬在中國的四大研發和數字化基地已布局成型。2021年,寶馬的數字化布局拓展到南京,包括寶馬誠邁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車機端軟體開發以及企業IT系統開發;以及領悅南京分公司,為寶馬在中國營運企業的生産和服務提供靈活、高效的IT研發及技術解決服務。而最早成立的北京研發中心,負責車輛工程、測試和認證;上海研發中心側重于數字産品、軟體開發以及與當地數字生态系統和創新圈的聯系,當地的BMW Group DesignWorks設計團隊,則專門體察年輕使用者的審美需求;沈陽研發中心則專注本土電動車開發和國産車型量産後的研發。
從上至下分别為:北京研發中心、沈陽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
借助外部創新力量,寶馬也在探索與中國科技公司的合作新模式。此前,寶馬牽手阿裡巴巴,創立“阿裡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賦能中國科創企業,推進寶馬數字化轉型;另外,寶馬也和騰訊“在一起”,開啟數字化合作。
在生産領域,華晨寶馬數字化工廠成為“工業4.0”典範,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全球率先實作5G網絡全覆寫。
華晨寶馬數字工廠
據悉,寶馬已在中國建成了德國之外最大研發和數字化體系,團隊人數超過1650人,包括約600名軟體開發人員。
百年企業擁抱崛起的中國,是全球新技術變革的時代浪潮折射。作為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制造商之一,寶馬以開放、創新的視野,在中國這片土壤上紮根越來越深,得以繼續引領行業變革,推動未來出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曹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