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自古帝王多嫔妃。”在我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封建帝制作為主體傳承了上千年,而對于皇上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是枭雄向往的頂峰。

不僅僅是因為當了帝王可以統領全國,更是因為後宮中各種各樣的嫔妃等着自己去挑選。

随着這些年《甄嬛傳》的大火,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了解到了這後宮之中的勾心鬥角。但是那隻是大清朝的後宮,作為曆史中地位最高的皇後之一,漢朝的呂後則是更為心狠手辣。

以至于作為帝王的劉邦都沒辦法限制住她,甚至就連自己最心愛的女人戚夫人,也沒有能力保護她,導緻他去世後,戚夫人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出身名門,深得寵愛

公元前224年戚夫人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雖然表面上看,她隻是一戶普通人家的小孩,但如果往上查,就可以發現原來戚夫人一族是姬姓周王室的後裔,隻是後來因為祖輩孫林父受到了封獎才得姓戚姓。

雖然周王朝早已覆滅,但是作為帝王之後,戚夫人一族又怎麼會甘于平庸,其父戚鰓便是當時秦國赫赫有名的戰将,隻是由于後期秦王朝的倒台,才轉而投入漢軍麾下。

一直平平淡淡的度過一段生活後,戚夫人也迎了她人生的高光時刻,已經作為漢王的劉邦劉高祖在一次偶然的相遇時見到了她,并對戚夫人一見鐘情,立刻将其納為自己的嫔妃,并對其加以寵愛,并在多次侍寝後生下一子名為劉如意。

而這時的呂後早已年老色衰,對于劉高祖已經沒有了任何吸引力,這也使得戚夫人越來越得寵,開始時,呂後雖然嫉妒但也并無其他想法,直到戚夫人産子後,才感受到了危機的存在,并且還聽到小道消息,劉高祖也好幾次都想将太子這個位置換位劉如意,這也讓呂後大為震驚,心中也暗暗醞釀起了一個陰謀。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心意已決,楚歌楚舞

而随着年齡的增長和長期戰鬥留下的傷害,劉高祖的身體已經千瘡百孔,擊敗黥布的軍隊後便病情加重,倒在了病床上,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劉高祖心中對于那換太子的執念越來越深。

以至于當時飽富威望的張良進谏,他也不願理睬,留下相候之後,便對外宣稱自己因病在身不能理政。但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大臣對他進行勸說,不管怎麼樣也要保住太子。

知道呂後在朝野中的勢力已經不是這時的自己能抗衡的了之後,劉高祖表面上同意,内心裡卻還是在偷偷的計劃。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于是置辦酒席,并邀請太子前來赴宴,沒想到的是,太子不但來了身後還跟着商山四皓,這讓他大吃一驚,同時心裡有在暗自憂傷。

等到酒席散去之後,劉高祖來到戚夫人的寝宮,對她說明了事實,“現在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要想動他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而聽到這後戚夫人也小聲的哭泣了起來,并為劉高祖跳了一支舞,被情感渲染的劉高祖也跟着唱了楚歌,兩人一唱一跳,淚流滿面,最終也沒能成功換掉太子。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高祖去世,母子安危

眼見自己大限已至,知道要想換太子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之後,劉高祖整天都思考着該怎麼在自己死後,保護戚夫人母子。一番苦思冥想之後,終于有了答案,召見劉如意并封他為趙王,雖然這時的他隻有十歲。

但是隻有這樣還遠遠不夠,隻有為其找一個堅強有力的相國才能有效地保護年幼的趙王,并且這個人還必須是呂後、太子都敬重的一位大臣。

一番商讨過後終于有了人選,年輕有為的周昌剛好滿足所有的條件,立馬叫來周昌并親自為其加官進爵。并寫了告訴他說,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沒有多少時日,但是最讓他放心不下的便是戚夫人母子,希望周昌可以好好輔佐趙王,在自己死後保全他的性命。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在作為這一切之後,劉高祖便再次病倒,但這時卻又有傳言說,在自己死後,呂後便會派來樊哙來到都城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這幫人全部殺死,劉高祖知道後,勃然大怒立刻下令陳平和周勃去軍中把樊哙斬首。但最終卻因為中途劉高祖的駕崩而不了了之。

劉高祖去世後,以往那些受到他恩寵的嫔妃都迎來了滅頂之災,把她們通通囚禁了起來,而對待戚夫人則變得尤為苛刻,下指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并多次派人找年幼的趙王入京,但由于周昌的做陣也隻能無功而返,呂後得知後勃然大怒,便先下令派相候入都,将其軟禁後,再将趙王召入都城,戚夫人得知自己的兒子被召入都城,便知恐怕是兇多吉少,于是便作下一詩,以表情懷:“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裡,誰能告訴你?”

但趙王歸來後,并沒有馬上被處死,因為有着孝惠帝在暗中保護,才得以保全,但這種保護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存在,在一次孝惠帝外出射獵時,呂後見時機來了,便派人進入趙王的寝宮将其勒死,這個被兩代皇帝都盡量保全的王爺,終究還是難逃一死。而其母也是在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後,蒙冤慘死。

劉邦清楚他死後,戚夫人會被呂後殺害,為何不給她留條後路?

小結:

劉邦評價戚夫人說:“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

戚夫人能在衆多嫔妃中脫穎而出,比并常年受到劉高祖的喜愛,不單單是因為她年輕貌美,能歌善舞,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撫慰劉高祖疲憊的心,這才得以讓劉高祖喜愛到想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但就算戚夫人再善解人意,也終究是一位弱女子,對面後宮中的種種争鬥總是顯得力不從心,最終也是成為了政治鬥争的犧牲品,落下了一個凄慘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