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4500億獨角獸罕見大動作:10年少見
鉛筆道
2024-06-05 11:12釋出于上海鉛筆道官方賬号

鉛筆道作者丨直八
非常震驚。據外媒報道,中國第四大獨角獸的希音,要去英國上市了。
自去年12月以來,關于希音赴倫交所上市的消息不絕于耳。
最早信源來自Sky News,文章稱希音主席唐偉會面倫交所高管(2023年12月),交流的重點就是“希音在英國上市的可能性”。
這就奇怪了。
估值4500億元(胡潤),被稱為中國第四大獨角獸的希音,怎麼放着中國、美國這些主流上市地點不去,反而對英國這個冷門地點情有獨鐘,背後有何難言之隐?
通常來說,一個公司考慮去哪裡上市,底層邏輯包含幾種:1、融資能力;2、市場估值水準;3、所在地客戶對企業的認可度;4、上市難易程度;5、法律和政策環境等。
從1、2點來看,倫交所不是最具吸引力的。
從公司總市值看,紐交所總市值約24.87萬億美元(2024.2),上交所可達7.2萬億美元,倫交所可達2.5萬億美元(2024.1)。
從公司平均市值看,紐交所約為198億美元,上交所約為31.8億美元,倫交所約為13.6億美元。
以上雖是階段性資料,但也一定程度說明:從整體實力上看,倫交所并非最佳選擇。
縱觀過去10年,去倫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不是沒有,但屈指可數。
2011年,倫敦交易所累計上市公司約2000多家,中國公司僅占62家,占比約3.1%,其中主機闆不到25家。
2011-2024年,新增的知名中國企業不到20家,比如中國太保、國投電力、華泰證券、亞洲果業等。
而希音此舉,直接打破倫交所記錄:市值超4600億元,成為倫交所曆史上規模第二大IPO,僅次于2011年的礦業巨頭嘉能可。
希音這麼做,背後其實存在多個合理性。
首先,歐洲是希音的主攻市場之一,客戶認可度較高。
根據歐睿資料,截至2021年,希音有33%的銷售額來自美國,30%來自歐洲,17%來自中東,8%來自東南亞。
從市場佔有率看,希音赴美上市最為理想。2021年之後,希音在美國快時尚份額占比很大,超過30%,但由于政策等不可抗因素,英國成為退而求其次的最優選。
希音開拓歐洲市場,最早追溯于2010年:上線西班牙站點;2012年,它上線法國站點;2013-2014年,德國站點上線。2017年,希音業務覆寫224個國家,包括很多歐洲國家。
從商業化程序看,2020年,希音在美國市場的交易額突破100億美元。
而2022年,據一份向英國公司注冊局送出的檔案顯示,在截至2022年年底的16個月内,希音銷售額約12.7億美元。
整個2023年,希音銷售額大約450億美元。
那麼有人會問:行,不去美國上市,那麼為什麼不在國内上市?
從目前的現實看,國内的發行資源(上市名額)非常有限,會優先向硬科技公司“開綠燈”,而像希音這類電商公司,吃不到多少紅利。
此外,希音的主要收入來自海外。從2021年的老資料看,歐美市場佔有率占比超63%,東南亞僅占8%。而從過去3年的政策看,希音重點攻堅的市場還是美國、歐洲、中東、拉丁等。
綜合多方因素,希音做出赴英國上市的決定,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檢視原圖 35K
-
突發!4500億獨角獸罕見大動作:10年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