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是汽車曆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從卡爾-本茨發明第一台車到現在,德國一直牢牢把握着汽車工業王國的中心位置,這也是各國車企想要進入德國市場證明自己的原因。

近日,作為德國最有影響的大報之一,《世界報》專門為中國汽車寫了一篇文章。它們表示曾在德國市場折戟沉沙的中國車企現在回來了,并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2022年德國市場将迎來已經進入歐洲的中國品牌汽車。

世界報所指的中國品牌主要還是針對在新能源賽道發光的車企,特别是在挪威已經登陸的蔚來、小鵬、比亞迪等等。然而在本世紀初,中國就出現過一批出口德國的熱潮,但它們卻未能在德國站穩腳跟,那麼曾經的國産品牌在德國究竟遭遇了些什麼事情?

雙環汽車

雙環汽車在07年初正式宣布進入德國市場,并且帶來了“CEO”越野車與環小貴族(Nobel),這兩款車一經上市就引起了德國市場的震動,主要是外觀與寶馬的X5以及奔馳的Smart實在是太過相似,且售價僅2000歐元左右,這兩款廉價的“酷似車”遭到了整個德國的唾棄。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當時的德國市場迅速掀起了抨擊雙環汽車的“抄襲門”熱潮,媒體《明鏡》周刊封面文章直接謾罵中國為“小偷之國”,雙環汽車是“公然的盜竊者”。寶馬與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也公開表示,若雙環汽車将其“抄襲”版本車型在任何國際車展上展出,它們将采取法律措施,以保障自己的知識産權。

這件事甚至引起了當時德國總理的注意,當年八月份不斷向國内提出抗議:“現在突然出現一款酷似‘Smart’的汽車,如果這屬于非法抄襲就非常不好”、“這種行為不僅對相關的外國公司非常重要,而且也會損傷中國汽車的獨創性”。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07年九月,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即将開幕前夕,寶馬最終忍無可忍将雙環汽車告上法庭,車展展出的CEO樣車再次被德國媒體當成“抄襲樣闆”。這場官司一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雙環最終敗訴,這也是自主品牌當年走“模仿之路”的第一次敗訴,德國出口之路被封死。随後國内13年取消了雙環汽車的乘用車生産資質,搞的奔馳、寶馬雞犬不甯的雙環汽車終于落下了帷幕。

江鈴陸風/華晨尊馳

就在0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一台中國車企制造的汽車站在了展台上,那就是江鈴陸風。陸風一登陸歐洲就拿出了極具成本效益的新款越野車,售價隻有15295歐元,在德國市場上還是掀起了比較大的風浪,當時第一批車還未上岸就已經賣出了三百多台,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但就在車展剛剛結束,德國著名民間組織德國汽車俱樂部(ADAC)忽然發表了關于江鈴陸風汽車碰撞報告,在該報告中陸風發生碰撞後整個車體全部散架,中控台直接沖擊前排人員,車内假人全部死亡,ADAC 給出0分,這是它們二十年曆史中首次評價零分。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江鈴很快質疑ADAC的專業性,認為它們在測試前沒有通知廠商,測試後也沒有将相關詳細資料告知品牌。但ADAC也很硬氣,稱自己為民間組織,測試車輛是直接從市場購買,據說還是買的陸風當時上市的第一台,測試過程公開透明。

定向不準的轉向系統、沒有ESP、沒有ABS、超長的刹車距離、百公裡11,6L的高油耗讓陸風快速在德國乃至歐洲敗退,在國内也退出了主流市場。

德媒:中國汽車又來了 曾經的國産車在德國遭遇了什麼?

華晨尊馳則在07年也遭遇了相同的事情,被ADAC打出了一星的低分。但不同于陸風的被動審查,華晨尊馳是主動送檢,但結果不盡人意,雖然華晨表示自己會在新款上整改,但沒能觸動德國的消費者,最終退出國外市場。

自從05-07那批潮流過了之後,自主品牌們似乎開始明白當時貿然出口德國是不自量力。十幾年以來國産汽車不斷自我提升,在2021已經有重新殺入德國市場的苗頭,希望新品牌們能吸取“前輩”的教訓,不要再讓自主品牌成為外人口中的笑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