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民間有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親戚之間關系再好,但如果遇到突發問題,還不如鄰居更靠譜,比方說家裡發生火災,或者老人突發疾病,鄰居能夠及時伸出援手。但是,鄰裡之間吵架拌嘴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自古皆是如此。清代有一位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幾百年來備受稱贊。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此人名叫張英,出生于1638年,此時距離明朝滅亡還有六年時間。或許很多人沒聽過張英的名字,但提起他兒子張廷玉,凡是具備曆史常識的人,想必都略有耳聞。張廷玉曆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曾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古人雲:“虎父無犬子。”既然培養出張廷玉這般出色的兒子,身為父親的張英肯定不簡單。康熙二年,張英考中舉人,四年後進士及第,并且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從這一刻開始,張英迎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後來,康熙需要挑選一位教他經史的人才,經過層層選拔,張英脫穎而出。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滿腹經綸的張英,很快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史書記載:“聖祖每幸南苑,張英必從,久在左右,是以,聖祖深識其人。”此後多年裡,張英平步青雲,盡管因工作失誤被連降三級,但很快又官複原職,擔任禮部尚書,而且兼管翰林院,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張英的人生巅峰,那就大錯特錯了。

康熙三十八年,年過六旬的張英再次升遷,被任命為文華殿大學士,其職位等同于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據說,張英為人低調,而且心地善良,家人為了給他慶祝六十大壽,準備斥資重金請城裡最好的戲班子唱戲,還打算擺上酒席,把親朋好友都叫來。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張英聽說家人的計劃,堅決反對這麼做,提議用這些錢做善事。最終,他拿出上百兩白銀,買來許多衣服和糧食,送給家庭條件不好的窮人。從這件事可看出,張英不但勤儉節約,還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難怪康熙如此器重他。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張英也曾遇到一件讓他頭疼的事情。有一天,張英收到家人寄來的一封信,上面的内容很簡單,讓他給當地的縣令施壓,教訓一下鄰居老王。原來,因為宅基地的問題,老王和張英的家人發生争執,誰也不肯讓步,鬧得不可開交。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好心人私下裡勸說老王,不要跟張家人硬碰硬,胳膊擰不過大腿,畢竟張英在朝為官,而且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老王也是犟脾氣,天不怕地不怕,始終堅信“有理走遍天下”。事情越搞越大,雙方到縣衙打官司。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由于宅基地是祖輩傳下來的,時間太過久遠,縣令也不知道該如何裁決。

于是,張家人寫了一封信,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送到張英手中。看完信上的内容,張英苦笑着搖了搖頭,并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難老王,而是寫了一首詩寄給家人:“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大臣得知家人和鄰居吵架,提筆寫下一首詩,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家人瞬間領悟張英的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的宅基地,并且給老王道歉。老王也是個敞亮人,一直信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則,是以他也讓出了三尺宅基地,與張家人握手言和,從此再也沒有吵過架。

張英的這首詩,解決了鄰裡沖突,留下一段千古佳話。在如今的安徽省桐城市,有一處“六尺巷”的景點,是張英博大胸襟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世人都知道吃虧是福,當你與朋友或鄰居發生争執時,不妨把張英的這首詩默念幾遍,煩惱就會煙消雲散。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