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長多高才正常?測骨齡是關鍵,家長的2個常見誤區要避免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到44歲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69.7公分,女性則為158公分,相較于2015年而言,分别增長了1.2公分和0.8公分。”

在現如今的社會,競争激烈,有時候比别人多一點優勢,或許就多一點機會。比如說在職場上,身高更高的人,更有機會被一些注重形象的企業錄取,更有機會找到條件優異的另一半。是以即便是小孩,家長們都希望他們能有高個子,将來找工作找對象不發愁。

在這樣的形勢下,兒童的身高增長,就成了很多家長關心的重點。

孩子長多高才正常?測骨齡是關鍵,家長的2個常見誤區要避免

孩子長多高才正常?測骨齡是關鍵

軒軒的父親身高1米74,母親身高1米58,都不算太高,是以夫妻二人就擔心,如果把自己的基因傳給軒軒,軒軒會不會連1米7都沒有,他一個男孩子要是身高還不到1米7,以後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是以軒軒爸媽為此就很擔心,還想了很多辦法。

軒軒媽媽從網上給孩子買了促進生長的保健品,然後7歲的軒軒一年内身高增長8公分,确實長高了不少,父母都很開心。但是緊接着,父母發現軒軒開始出現性早熟症狀,于是二人趕緊帶軒軒去醫院檢查。

醫生帶軒軒進行了骨齡測試,結果測出來,軒軒的骨齡比實際年齡大了2歲,身高和骨齡不比對,這就意味着軒軒早熟,而且不及時幹預的話,後續可能連1米7都長不到。

科普一下,生物年齡(骨齡)減去生活年齡,得到的內插補點如果大于1歲,就代表早熟,如果小于一歲則為發育落後。

骨齡可以反應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骨齡偏大意味着比别人更快停止發育。軒軒現在骨齡偏大2歲,是以可能會早2年停止發育,折算下來,估計會比一般孩少長6到10公分,是以正如醫生所說,可能連1米7都長不到。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最客觀的标準就是去測骨齡,一般的生長發育門診或者小兒内分泌科都可以測,而且測骨齡用的電離輻射對人體無害,是以無須擔心。

這裡再給大家提供一張身高表,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身高是否标準。

孩子長多高才正常?測骨齡是關鍵,家長的2個常見誤區要避免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長個,都會做出一些錯誤舉動,這裡也給大家羅列了,希望不要“踩雷”。

為了孩子健康發育,家長的2個常見誤區要避免

第一個就是剛剛軒軒爸媽所做的,随便給孩子吃生長激素。現在很多商家都在販賣身高焦慮,讓家長買各種保健品給孩子吃,促進生長發育,殊不知這是“揠苗助長”。如果是以導緻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後續就再難長高了,到時候反而會更矮。

第二,把孩子喂成一個胖小孩,以為多給孩子吃點飯,多補充營養,孩子就能長高了,這是大錯特錯。兒童肥胖不僅會壓迫骨骼,影響激素分泌,導緻性早熟,還有可能誘發脂肪肝,糖尿病,這些都是有現實病例的,是以做家長的不要想當然,孩子的身體健康才是促進發育的第一條件。

孩子長多高才正常?測骨齡是關鍵,家長的2個常見誤區要避免

為了避免肥胖,家長平時需要加強兒童飲食管理,米飯、油膩食品以及高糖食物的攝入要有所節制,少讓孩子吃零食,多補充水果蔬菜。此外,要讓孩子激動起來,不要總是窩在家裡,要多出去運動,運動不僅能減肥,還可以促進骨骼、肌肉強韌,有助于長高。

最後提醒一下,孩子的身高,其實很大一部分和遺傳相關,是以有時候父母也不能太為難小孩,父母不高的話,孩子也很難長成姚明,與其糾結身高,不如多關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讓孩子有一個更加快樂的童年。

總的來說,孩子的身高是否符合年齡,測骨齡是最準确的,如果差距超過一歲,則要引起重視,可能是早熟或者晚熟。家長平時關心孩子身高,也不要用錯方法,隻有以身體健康為第一标準,才能讓孩子健康發育。

[1] 《身高難破基因天花闆 長高産品販賣焦慮影響生理安全》.人民日報.2021-04-09

[2] 《兒科專家告訴你,孩子能長多高,測測骨齡就知道》.光明網.2019-09-01

[3] 《兒童肥胖不可忽視,當心小兒糖尿病》.醫學論壇網.2021-04-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