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嚴峻的。曆史并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古華
抗戰時期,遊擊戰給日軍和國軍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往往在你累的要死的時候,八路軍就殺到你眼前,等你集結好隊伍殺過去,他們又跑的沒影了。

而在抗日戰争時期,還有一戰術也對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就是交通破擊戰。
此戰術是采取點線的主動進攻方式,把參戰部隊和群衆分為破路隊、掩護隊、預備隊,先破路後襲擊,讓敵人無法第一時間支援,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中看到的鐵道遊擊隊就是采用的這一戰術,漫長的鐵路線,指不定哪裡就炸了,日軍更是防不勝防。
而八路軍采用這一戰術也很無奈,當時日軍為了更好的打擊根據地,通過控制交通線來達到分割根據地的目的,進而逐一消滅。是以,八路軍為了突破封鎖,才開展的交通破擊戰。
為了摧毀日軍的戰略目的,在晉冀豫根據地,從1939年冬到1940年6月,就先後開展了邯長公路、平漢鐵路、白晉鐵路、武沙公路四場破擊戰。
更是為8月份,發起的百團大戰做了一個好的開頭。百團大戰的中心任務就是交通破擊戰,主要目标橫跨太行山有231公裡的正太鐵路。
交通破擊戰,最大的困難在于前期周密準備和軍民配合上,稍微走漏一點消息,等待我軍的就是敵人養精蓄銳的大部隊。而讓日軍更為頭疼的是,防不住,一條鐵道線上,哪一段都可能被襲擊,氣的吐血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