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國小的校門口,每天放學的時候,總有一位殘障母親早早的等在那裡。确切的說是坐在哪裡,因為她已經無法站立了,但是她仍風雨無阻,堅持每天來這裡接孩子,成為這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每當校園裡的孩子從學校沖出來時,孩子們都紛紛撲向自己父母。而這位殘障母親也是一樣,他早早的等在這裡,看到孩子出來時也是雙眼期盼的看向人群,尋找自己的寶貝孩子。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後,她都興奮的盡力往前沖,抱一抱孩子,然後和孩子一起回家,這一幕會經常定格在那裡,印在每一位家長的心中。
這正是偉大母愛的力量,支撐着一個殘障身體,每天風雨無阻的都來接送孩子。這份母愛也許并不奢華,也許樸素的不能再樸素,但是這份母愛卻是高貴的,這份母愛是一種情感的升華。不知道這個孩子理不了解母親的不易,但是他也并沒有嫌棄自己的母親,而是高高興興地和母親一起回家。
都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也是人類最質樸的感情。但也有人評論認為,母親這樣每天接送孩子會給孩子丢臉,會給孩子的成長形成一個巨大的陰影。并說如果自己是孩子的母親,絕不會出現在這樣的公衆場合,以免影響到孩子健康成長。
不知你怎麼看?你會認為這個母親做的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