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九龍城寨,一個很多人沒聽過的地方,全一個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這是屬于窮人的避風港,也是罪惡這的天堂。這是港島警匪片以及黑道片中,最為混亂,也是最為神秘的地方,但如今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九龍城都不過是道具搭建的場景。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真正在九龍城實景拍攝的電影隻有一部,那就是1993年上映的,由成龍、鄭則仕、伍詠薇主演的犯罪片《重案組》,這還是成龍花了大關系才被準許得以進去拍攝電影。就在《重案組》上映的這一年,九龍城在震耳欲聾的拆遷聲中轟然傾塌。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争的硝煙彌漫了我國整個東南沿海,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拉開了近現代中國的沉痛曆史。第一次鴉片戰争的結果就是清政府跟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港島從此離開了我國的懷抱。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大概是第一次鴉片戰争令英國嘗到了甜頭,1856年,以英、法為首,美、俄作為支援,四國開始聯合入侵中國,4年的時間不僅讓中國沿海滿目瘡痍,更是用一紙《北京條約》将中國推向了更深的深淵,九龍半島也被從大陸割離。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1898年英國再次無恥強行要求清政府與之簽訂一份租借九龍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新界租約”,以99年為界限,強行租借了我國領土。不過九龍半島中有一個例外的地方,仍舊歸屬清政府管轄,那就是九龍城。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九龍寨城的曆史可追溯至宋朝,一直都是曆朝曆代在此處的駐兵之所;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三面都是面對着維多利亞港的九龍半島岌岌可危。為了保證九龍半島的安危,清政府選擇擴建九龍寨,并将原駐守大鵬灣的大鵬營調動于此,用以抗衡隔着維多利亞港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英國。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但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該攔不住的還是攔不住,隻不過等英國占領九龍半島後,因為駐軍原因,放棄了對于九龍寨的占領,估計是認為既然已經将周邊都搞定了,隻有九龍城這樣一座孤城沒什麼好在意的。是以九龍城内的駐兵,官員,捕快以及居民等都留了下來。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後來日軍侵華戰争爆發,1941至1945年港島被日軍所占,九龍城城牆被強行拆毀。失去了城牆的九龍城開始成為了各種露宿者、流浪者、無家可歸者以及罪犯們最好的去處,這裡開始成為一座“罪惡之城”。

清朝滅亡後,一支清軍卻在此地繼續存在了81年,英國拿他們沒法

盡管在外人看來九龍寨非常恐怖,連英國警察都不敢入内,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卻很滿足,因為這裡的租金非常低廉,被視為窮人們的港灣。等到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後,九龍城的治安得到加強,雖然明面上這裡還是罪犯們的天堂,但實際上到了1984年時,九龍城的犯罪率僅有百分之0.84,比港島的1.42還要小。

但九龍城魚龍混雜,難以管理也是事實。是以在1987年的時候,中、英政府聯合起來決定拆除九龍城。6年後,也就是1933年,九龍城被拆除,清朝最後一支清兵伴着“轟隆隆”的拆遷聲一起消亡。

繼續閱讀